美文网首页鸿鸣录哲思想法
杂谈:人口增长与人口迁移

杂谈:人口增长与人口迁移

作者: 愚鸿说 | 来源:发表于2019-06-26 08:11 被阅读8次
    杂谈:人口增长与人口迁移

    影响人口的三大因素:饥荒(旱涝蝗)、瘟疫与战争(恐怖主义、暴力犯罪)。三大因素影响到的人群:劳苦大众为主。

    农学解决饥荒问题,医学解决瘟疫问题,知识型经济形态规避了战争(掠夺资源为目的)。

    我们为什么害怕恐怖主义:因为不可控。意料之中的死亡(比如喝酒太多得肝癌之类)至少是自己作死,车祸之类的意外多少也有自己的原因,而恐怖主义则算是“飞来横祸”。恐怖主义有两个苗头:无差别攻击造成恐慌与试图引发战争。

    马尔萨斯陷阱:人口的增长速度是几何级的,粮食的产量却是算术级的。

    人口增长和寿命延长意味着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包括土地、能源、水资源、粮食、碳中和资源等等。

    所以现在有“能源危机、水资源危机、气候危机、环境危机”等话题出现。

    【世界的人口迁移】

    第一次人口大迁移是人类产生之初,为生存、获取食物而被迫进行的全球大迁徙。

    第二次人口大迁移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发生的世界人口大的迁移流动。迁移流向主要有二:一是从欧洲流至美洲,二是从非洲流至美洲。最初的迁移流动是在北美、南美等新大陆陶金地和开辟新的生存空间,迁移者大多是西欧破产手工业者、农民以及商人,也有逃避封建压迫和宗教迫害者,还有为发财而走的冒险家。

    第三次人口大迁移是因产业革命在欧美爆发后引起的人口大迁移。这次人口大迁移发生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移民的动机,主要是经济的,即寻找较好的谋生机会。欧洲移民的地区来源比以前扩大,从传统的西、北欧扩散到东、南欧。迁移的主要流向是,从欧洲至北美,这是和当时欧洲的人口高速增长与北美欢迎、鼓励移民流入分不开的。从19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外迁人口5000—6000万人。

    【中国的人口迁徙】

    我国一共有六次的人口大迁徙。

    第一次:发生在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迁入内地,与汉族混杂而居,到西晋末年北方大乱,北方的汉族先后南下,迁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据史学家考证,当时迁居到南方的中原人有70多万;

    第二次:发生在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时期,大批北方居民南下逃避战乱;

    第三次:发生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时期,随着北方的女真民族建立的金国灭亡北宋、占据中国大陆中北部,大批原来北方人口随着败退的宋朝统治者,迁居偏安江南;

    第四次:发生在明朝初年。官方历史的记载中,这次移民之前,由于连年战乱,北方的人口从全国户数的四成降低到不足一成半,中国北方经济衰败,而江南则人满为患。比如扬州,这座位于长江以北、曾经最繁华的城市,在朱元璋的军队占领之时,只剩下18户人家。

    皇帝朱元璋不得不发动一次声势浩大的移民,命令他的百姓和士兵去人口稀少之地开垦、守卫。这次移民规模之大,空前绝后。

    经过明代初年的大移民,华北、华中地区的经济得到恢复。在后来的记载中,往往可以看到“国朝初,人稀少”的记载,而到永乐年间,土地渐次开垦。北京、开封、河间等城市逐渐恢复了昔日的繁荣。

    第五次: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比如当时的四川人口稀少,结果之一是四川境内老虎横行,顺治年间,南充县招来500多人开垦定居,被老虎吃掉228人。

    向四川的移民在清朝政府鼓励下开始了,政府制定了诱人的奖励:入川移民可以入籍,可应科举。一对夫妇,给水田三十亩,或旱地五十亩,有可作为丁壮劳力的儿子,再加拨四亩。每户给银十二两,作为定居的置产费用。

    于是移民蜂拥而至,那一次浩大的移民,被称为“湖广填四川”。

    第六次:发生在清朝末年、民国初年,主要有闯关东,走西口,闯南洋事件。

    康熙年间,东北实行封禁,不许汉民进入;到咸丰末年,长达200多年的封禁政策解除,鼓励移民垦荒,关内移民开始大批进入东北(闯关东)。山西北部的居民则困于频繁的旱灾和贫瘠的土地,被迫翻过长城,向今天的内蒙古进发,寻找活路(走西口)。而福建、广东一带的居民,则一批批远渡重洋,到东南亚谋生(闯南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谈:人口增长与人口迁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hq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