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片似乎看起来是实用派,单纯从战略角度看似乎是承上启下的作用,谋定而后动,浅显理解应该不是很难,这一篇是继始计篇“五事”特别是从“道”的战略高度揭示最终决定胜负的基础条件后,进而从用兵角度对国家经济实力的依赖关系阐明只宜“速”不宜“久”。全篇内容大体分为五部分:
1.用兵打仗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因而在用兵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不可轻易用兵。
2.用兵出兵即有拓展疆土保卫领土的有利一面,又有卒兵伤亡财力消耗的一面,故用兵重要原则之一便是“兵贵胜,不贵久”哪怕时机稍差,也应该速战速决,绝不可依仗计谋高超而持久用兵,以至于招来“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只有深刻了解用兵之害的人才能真正了解用兵之利。
3.凡事善于用兵的人总是主意两点:一战略上讲,用兵时间不可持续很长,役不再籍,粮不三载,以免造成国家财力枯竭,民不聊生的局面。二从策略上讲,重视从敌国补充粮食供给,要因粮于敌,以大大缩减本国的经济实力的消耗。
4.进而提出,要重视从敌国补充兵器和兵员,其一办法激励奖励士兵奋勇夺敌,武装自己。其二办法,优待俘虏,越战越强,越战越胜。
5.结论:兵贵胜,不贵久。
孙子兵法之作战篇所谓谋定而后动,有时你必须像个猎人,等待时机,时机一到,便可捕获,但必须要速战速决,且必须要将自我损耗降到最低,还要不断自我提高完善补给,进而一网打尽,想必这就是“兵贵速”我想很多时候从现代学的角度看,很多问题都存在着时间节点的问题,时间点没有到,你若是“兵贵速”那便是盲动,是要输掉战争的。
所以这篇作战篇的逻辑大抵如此,谋事者必须提高战略(看待问题的高度)层次,胜敌而宜强,首先要意识到战争带来的消耗以及所发生的各种问题,然后在战争中必须不断的补给,进而得出结论不宜久战。所以用兵之人是民众命运的掌握者,更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
读到第二篇,会觉得稍微摸清一点思路,希望后面能够有豁然开朗的感受,我想浅显易懂的道理是非常明白的,我们所读的书都是在培养一种思维体系,一种思考方式,当你遇到事情,遇到问题的时候,才会将它游刃有余的使用其中,前提条件是必须将你的所学所看所读所写真正的变成自己的东西,将它吸收融合,否则效果则反之,你还是会去搜索具体的金科玉律也好,生搬硬套也罢,失去了读书本身的意义,更加解决不了任何问题。ending!自勉之!!(今天太冷,手不太好使,所以字太丑,明天一定好好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