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

作者: e9c524713235 | 来源:发表于2019-04-29 08:16 被阅读0次

信息时代里,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海量的信息。从纷繁的资讯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快速理解信息的内容,吸收别人的建设性意见,又能保持独立见解,是所有人面临的共同问题。批判性思维就是一种识别有价值的日常问题和进行准确评价的方法。

一个人最重要的资产,是创新的头脑。最重要的能力,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任何时候都不要别让他人的评判束缚自己。任凭时代如何风云变幻,旁人如何议论纷纷,你都要有自己的主张。

 要进行批判性思维,必须要学习如何提问。日常生活中,提问随处可见。 然而为批判性思维而进行的提问却是一门学问,需要一定的技艺。既然是学习技艺,最好向这方面的专家求教,即使不能移樽就教,也要读专家写的书。《学会提问》正是这方面的经典著作,本书会系统地教你如何“解毒”生活中的谬误,如何正确地提问,评价,质疑,推论,培养你批判地思考问题的能力,理论与实例并举,一本不错的批判性思考指导用书!这样的思维训练下,相信你一定能学会甄别有效信息,体会到独立思考的乐趣。

  一开头,作者区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一种是海绵式思维:选择性获取信息,被动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另一种淘金式思维,则是主动地和作者产生互动,提出问题,质疑该问题是否合乎逻辑,证据可信度多大?这就是批判性思维。两者并没有优劣之分,完全可以相辅相成。对初学者而言,快速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才是当务之急,如果向他强调淘金式思维,会令其无所适从;对有了一定知识基础的个体来说,过于依赖海绵式思维很难让他在思维高度上更上一层楼。

回到如何学习批判性思维上面。如何学习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批判性思维包括三方面:了解论题、分析逻辑和检验证据。以下我简要地解释这三个内容。了解论题

   批判性思维有三要素,即论题、结论、支持结论的理由。论题有描述性论题和规范性论题,描述性论题是指对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各种情况的描述,涉及的是真与假;规范性论题则是讨论一件事的对错好坏,该不该做,是价值观的碰撞。对于没有确定的论题,只有先找出结论,只有结论才能进行客观评价,那么理由就是支持结论的理论依据,理由通常表现出来的是证据。实际理解过程中,由于个别词汇的抽象性,引起容易引起歧义,这时候读者应当联系上下文,找出歧义的真实意义。分析逻辑

在我看来,这是本书最需要注意的部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容易只注意到作者说了的话,而忽略了作者没说什么。心理学上把意识比作巨大的冰山。意识虽然在水面上,却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无意识在水面以下。解读作者言外之意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是我们在分析逻辑阶段的主要任务。

     逻辑由描述性假设和价值观假设构成结论。价值观假设是作者承认,但没有明确指出的观点,如果没有觉察,它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你。与价值观假设相对应的是描述性假设,描述性假设是作者没有说出的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观念,作者会想尽办法,找出各种支持理由的看法。甚至有时候,为了证明自己结论的正确,可能有意无意地采用一些推理谬误,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依靠自己的判断力。本书列举了15种推理谬误的常见类型,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1.

人身攻击不阐明原因而直接攻击或侮辱对方特点极端否定的思想,片面看待问题

2.

滑坡谬误若某事发生,则其他一连串事件也将发生注意极度未雨绸缪,片面想当然

3.

妄求完美错误地假定若方案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则一概不予采用特点片面追求完美,忽略有效措施,易陷入瘫痪状态

4.

移花接木利用近义、歧义的词语,前后偷换概念产生误导特点语境不同,词语的作用对象发生转移、语义发生变化

5.

偷梁换柱提出不相关主题转移对方注意力 ,导致原论题被忽略例子

你怎么又迟到?”“你总是埋怨我迟到!”

6.

斥诸公众通过大多数人赞成的观点使某观点绝对合理化特点少数服从大数,大多数!=全部,易产生不公平

7.

斥诸权威利用虚假权威观点来支持结论注意所谓权威也难逃利益驱使,何况冒牌权威

8.

攻击稻草人歪曲对方观点,使之易于攻击,实际上是被转移了注意力特点以巧妙措辞激发情感化,无中生有扭曲原观点

9.

两难困境虚假宣称非此即彼,实际上有其他可选项特点从词句中限定2选1,思维短路者易中招,学会变通

10.

一厢情愿主观地以自己的期望足当作假设却不自知特点世界不是围着你一个人转的

11.

命名解释使用专有术语却不加解释注意记住专有名词很简单,关键是如何推理验证

12.

晕轮效应用模糊、情绪化的美德词汇使未经仔细考究的人赞同注意抽象的、泛化的、人们广为认可的词句是政客的惯用手段

13.

窃取论点论证过程中,结论仅仅是推理中的一个假设特点重复用结论作为理由,自欺欺人的表现

14.

草率概括仅根据群体中少数个体的经历得出关于整体的结论特点

15.

盲人摸象,短浅的目光错误类比仅考虑两者相似性,却忽略关键的与论题有关联的差异特点浅显的类比或许生动,却有失支持力度而产生误读检验证据

证据是检验结论的主要手段,充足的证据完全可以支持或反驳作者的结论。有8种主要证据的类型,如直觉、个人经历、他人证词、权威意见、科学研究、类比等等,每一种方法都不是完美的,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验证。

一个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组合的结果。证据要站得住脚,前提是排除替代原因的干扰。这些替代性原因作者也许不在文中标明,这时就需要读者通过其他渠道寻找。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警惕数据的欺骗性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些数据凭空设想,一些数据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产生差异,还有一些数据根本不具备可比性。除了数据的欺骗性之外,有时候遗漏了一些重要信息,也会造成不完整的推理,产生的原因也有多种。

最后,作者强调了合理性结论的要求:警惕二元思维,寻找多个结论,并在备选结论中找出你认可的结论,从而学以致用。

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东西如何更好、更深刻的思考。一开始,这会是一个痛苦的思维练习过程,因为你必须学会:

[if !supportLists]1.  [endif]主动思考,而非被动接受他人灌输;

2.观点不等于事实。所有观点都基于一定的假设,要努力找出背后潜藏的假设;

3.问对了问题,才能抽丝剥茧地找出假设及其推理逻辑。

4.警惕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

但你要相信,这一番艰苦的努力是值得的。

������(��@

相关文章

  • 《学会提问.实践篇》学习总结

    《学会提问.实践篇》—— 粟津恭一郎 第一,提问为何重要? 首先,学会提问,能够改变我们的人生; 其次,学会提问,...

  • 12月坚持积分申请

    12月共计打卡22天。 1201 学会提问(1) 1202 学会提问(2) 1203 学会提问(3) 1204 沟...

  • 学会提问

    今天继续看《学会提问》这本书。目前看完第四章了!说到学会提问,我就想为什么我们要学会提问呢?因为只有学会提问了,我...

  • 2018-04-23

    学会聆听 学会提问 学会判断

  • 学会提问

    学会提问 学习“学会提问”的目的: 学会如何向自己提问,引导自己思考,更好地完善每日一问。 核心:批判性思维 核心...

  • 学会提问——读《学会提问》有感

    也许,你看到这个标题会哈哈一笑:太小儿科了,谁不会提问?是的。像孩子一样的提问,几乎人人都会。但你会批判性...

  • 2019-04-19

    学会提问也是一种技巧。学会提问这本书也详细明了的解析和分析提问方式。要学会的是优质提问,就是能让别人心甘情愿的回答...

  • Day15:《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书名:《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页码:53%(电纸书)反思:学会提问,学会提问,学会提问。对任何事情没有好奇,就是失去...

  • 学会提问

    鸡汤书,不用读二遍。 前面几张还跟着写脑图,读到一半就放弃了,白水一样的内容 章 四&五&六 还稍有作用,算是沟通...

  • 学会提问

    1.人是被提问支配着的 一个人会采取怎么样的行动,是由其自问决定的。每天早晨睁开眼,我们就会开始向自己提问:不想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会提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re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