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励志价值是什么简书电影
布鲁克林:你会作何选择?

布鲁克林:你会作何选择?

作者: 棉花棒棒Wong | 来源:发表于2017-01-07 15:42 被阅读420次
    独自一人在外生活有多么困难,只有亲身体会过才知道,尤其是对一个女孩,当你踏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抛弃了能为你遮风挡雨的最后屏障,把自己交给了陌生的世界。

    是在看过电影《布鲁克林》以后才了解到这部电影是改编自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的同名畅销小说。

    将小说翻拍成电影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但往往这样的电影更容易受到批评。“电影不及小说引人入胜”、“毁原著”等说辞就成为了对电影最直面的评价。原因就是有一部分看过小说的读者会挑剔电影剧本,不满足于电影的情节设定,甚至电影的选角与他们的想象有所差距都会成为批评的理由。

    实际上小说与电影占据着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小说凭借文字的细腻和故事的完整,电影则依靠影像的生动和演绎的逼真;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一笔一划用文字描绘,电影就在此基础上填上色彩,化静为动;小说中的世界完全存在于想象中,而电影的世界则将原先的想象覆盖,延伸出全新的意象视觉和听觉,或写实或抽象,或遵循原著或改编颠覆。故而有越来越多原本只能存活于笔下的故事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和新的生命。

    小说与电影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两件事物,有人爱读小说,有人爱看电影,各有所爱罢了。但对于那些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来说,以一个读过原著的观众视角,一个注重细节与整体的读者观感,还是会看到差别,还是会拿来比较,难以客观地只评价电影本身。

    就我个人而言,我很有感触文字的魅力有时候要大于银幕的真实呈现,就好像当时看暮光之城系列时,哪怕只是中学的我也很明显看得出电影无法传递书中的细腻描写。

    忠实读者拥护原著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重要的是如何区别这两种形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小说为你打造一个世界,电影便是让我们更接近这个世界的礼物。


    布鲁克林讲述了一个爱尔兰女孩爱丽丝独自一人到纽约闯荡的故事,在这个陌生而又开放的国家,她要面对全新的工作、生活、朋友、爱情、家庭。就像我们当年和现在身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质朴的爱尔兰小镇姑娘Eilis只身一人前往纽约布鲁克林,在火车上遇到一位穿着打扮时髦靓丽的女人,即使她们有所不同,但这个同样是从其他地方去往美国的女人却让她倍感亲切。

    她为Eilis梳妆打扮,并教Eilis如何通过海关顺利入境。当Eilis推开纽约的大门,真正的难题才开始发生。

    到了布鲁克林,Eilis在一家百货商店当售货员,同事试图与她聊天却被她的冷淡拒之门外,工作中她也无法热情地迎接顾客,不懂销售的技巧也不会假装热络地与客人聊天,佯装对她而言是一件尴尬的事情。

    她一个人吃饭,在面对餐厅服务员的搭话时也不知道如何回应。独自走在异国他乡的小镇姑娘形单影只,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这种无奈无比清晰的流露在Eilis的脸上。

    爱丽丝在一开始不可避免地时时想起自己的家,自己的母亲,她会一个人缩在床上哭泣。幸运的是,她有一个可靠的爱尔兰老乡前辈帮助她解决工作上、生活上的困惑,还帮她申请读夜校。而在一场舞会上认识的意大利小伙托尼让爱丽丝坠入爱河,让她更加有动力让自己留在纽约。

    Eilis的房东Kehoe夫人总在晚餐时与她的房客们聊天,她们口无遮拦,肆意谈笑,对别人的八卦津津乐道。Eilis则不,她只是安静地吃着盘中的食物,当问题指向她时她才淡淡地答复。Kehoe夫人说她懂事且仁慈,但这不是仁慈也不是矜持,是深知自己无法加入别人的话题才沉默。

    就像当我们感觉无法融入进他人的圈子里时,举步维艰,便只能默不作声。

    初到陌生城市的不适应以及无法融入周围人群的孤独感透过镜头弥漫而来。终于Eilis收到家中寄来的信,姐姐Rose亲切的话语仿佛就在耳边。她急切地拆信读信,走到哪里都要带着那封信,读它无数遍就像是在与姐姐对话。家信是独在异乡的她唯一的慰藉,委屈和隐忍都在阅读那些字迹的时候爆发,对家的想念都变成止不住的眼泪。

    “你会想家到痛不欲生,这无能为力,只有忍受,但你会坚持过去的,它不会击倒你。终有一天,太阳会露出光芒,你可能都不会立刻注意到,它就是这么转瞬即逝。然后你会开始想着过去跟自己毫无关联的人或事,一个只属于你的人,到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生活,它就在这里。”

    Eilis在舞会上遇见Tony,故事从他们对视的第一秒就已经开始。两人一见如故,不需要了解和考虑,当感觉到眼前这个人就是你要找的那一个时,你就牵起她的手,而她也没有躲闪和拒绝,这是一见钟情最好的诠释。

    当Eilis下班时看到Tony就在百货商店门口等她,两人相视一笑,类似于某种默契,这种感觉对Eilis来说就是一种归属感。两人在公车上的一段对话印象非常深刻,Tony问她愿不愿意去看场电影时,她的回答是:“我愿意看两场,如果第一次约会不顺利,我就给你第二次机会。”Eilis去Tony家中吃饭,这家人的欢乐和温馨让她在异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其实Eilis和Tony的爱情故事很平凡,一切都是顺理成章按部就班地进行,没有太大的起落。唯一的插曲就是姐姐Rose突然在家中病死,她回到家乡的小镇上,在葬礼上见到昔日好友,相约出游时遇到了Jim。在Jim的不断邀请下,Eilis也渐渐对他产生好感,加上母亲的期望,让Eilis有过一时的迷茫和动摇。

    坚持自己的追求还是享受回家的安逸,是摆在爱丽丝面前的一个难题。这边是大都会的繁华,不断提升的工作机会,两个人一起拼搏的爱情;而另一边是母亲的召唤,相对容易的生活,以及生活了二十年的故土。

    今年刚毕业,但听到很多闺蜜对于邻居北京生活的各种感受。实话说,我们都没有首都情节,只是离家近、工作多,刚毕业大部分菇凉会在北京开始新生活。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城市生活后,她们会对自己的将来重新进行一个审视,当初闯荡时候的信心和好奇心已经有所退去,思乡的情感和家乡的安逸滋味又重新泛上心头。

    原先那个涉世未深的淳朴女孩突然间变得不诚实和不忠心,多少让人有些失望。但这样的变化才显得真实。从美国回到爱尔兰后,在她身上展现的这些让我们觉得陌生的模样其实就像家乡的小镇也令她感到陌生一样。是的,她忘记了,不是忘记了自己已结婚,而是忘记了曾经自己生活的小镇的模样。

    也许连那些邪恶的心灵本身也不知道自己所做事情的意义何在,他们只是见缝插针,只要有风吹草动就会见风使舵。

    Eilis执意回到布鲁克林,Tony正在那里翘首盼望着她回去,她意识到那个温柔的意大利男人才是她最终要去向的归宿。

    其实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没有对错之分,影片中爱丽丝忍受了母亲的眼泪,闺蜜的劝阻,家乡富二代的追求,毅然决然地回到了世界之都。我们应该为她的勇气鼓掌,但是如果她选择留在家乡恐怕也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阳光照射在砖红色的墙面上,Eilis披一件绿色的开衫,花色长裙,站在光芒笼罩下,朝她走去的是只属于她的太阳。

    Tony所给予她的,就是阴天过后的晴朗,是避风港,也是孤独无助和悲伤时为她支起的力量。他们就像是站在大海两个对岸的人,一个来自爱尔兰,一个来自意大利,原本毫不相干,却不约而同地在布鲁克林的海面上搭起一座桥,阳光和煦,海水温暖,海面上金光闪闪。

    除了电影中运用的暖色调创造出视觉上温暖的感官以外,值得一提的是导演约翰·克劳利对爱尔兰的呈现表现在绿色的商店外墙,Eilis的绿色外衣等,以此体现出爱尔兰人喜爱绿色这一特点,包括在Eilis身上也看到了爱尔兰人的质朴、内敛以及穿着得体等特点,透过这些细节将爱尔兰与美国的对比较为明显地展现在镜头里。

    故事流于平淡,情节设定简单,但和我同龄的西尔莎简直了! 为了这部电影增重,每一个表情都让人更深刻的理解女主的思想变化。

    不能否认的是像这样平凡的两个人和这段平常到在每个人身上都有可能发生的爱情还是让看多了爱情故事的我们感觉到这爱里面的温柔,并且它让人知道,无奈和孤单都只是暂时的,总会有个人为你照亮一个方向,告诉你,生活就在那里。

    男人认为女人只把他们当做通向更好生活的阶梯,但女人要的不过如此。

    找到自己的纽约或是爱尔兰小镇,只要你喜欢,那就昂首挺胸的向前走,不要回头,不要顾虑,只要不停下脚步,该来的都会来。

    没有后悔药可以选,因为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如果时间倒退回选择之前,你仍然是面对那样的形势,相信我,你仍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都没有走到最后,你怎么知道对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布鲁克林:你会作何选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sf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