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对父母富养,是一种真心的孝顺,中老年人对自己的富养,则是一种更高超的生活态度。
有一份老年消费调查问卷显示:
在接受调查的近百位老人日常花销中,30.74%花在日常开支,23.51%补贴儿女,只有3.3%用在了自己的休闲生活上。
这可能就是大多数中国父母的真实写照。
01
贴补儿孙 无需留金山
身边有很多老年人,但有一分钱,就想着给儿孙买这个买那个,自己却舍不得吃穿。
对子女付出是爱的表现,但要掌握尺度。
02
儿孙自有儿孙福
林则徐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子若强于我,要钱有何用,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若不如我,留钱有何用,
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子孙如果比我优秀,那么我就没有必要给他留钱,贤能的人拥有过多的金钱,会消磨他的斗志。
子孙如果没我优秀能干,那么我留给他钱也没用,愚笨的人拥有过多的金钱,会增加他的过失。
这话说得精辟透彻又超脱,儿孙自有儿孙福。
管好自己,富养自己,有个好身体,有个好心情,自己过得好,全家都有福。
03
富养的生活从来不贵
真正的富养自己,并非是指物质上的奢侈,而是指在物质上善待自己,给自己富足的精神生活。
把房子收拾整洁,换一块干净的桌布,再放上一束鲜花,赏心悦目。
花鸟鱼虫也有普通价位的,一样能带来乐趣......
这些,都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富养”自己。
富养的生活从来不贵,关键是要有这种意识。
04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富养自己呢?
从近百位过来人的总结中,梳理出了老人富养自己要先拥有的5件“奢侈品”。
1、要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人生过半,时间虽多,但很珍贵,一定要多花在自己身上。
可以去学习、跳舞、健身、养花,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2、要有舍得花钱的心。
我们后半生的消费是有限的,没有必要对自己吝啬,也省不到哪去。
偶尔买点贵的东西,能提升生活品质。
3、要有懂自己的朋友。
老了不要只围着家庭转,也要有自己的小圈子,多走出家门和好朋友聚会玩耍,就不会掉进孤独的黑洞。
4、要有敢于表达的气魄。
有网友说,针对孩子“啃老”,他写了封长信,在信中给孩子细数了不易和期望,儿子理解后就改正了。
5、要有小病也不扛的意识。
身体是幸福生活的本钱,只有拥有良好的身体,才能享受快乐的晚年。
对待自己的身体,我们要学会“大惊小怪”。
常常自测,警惕头昏、胸闷等各种小症状,不怕大惊小怪,每年定时体检,小毛病及早治疗。
余生,请富养自己,让自己的后半生更精彩,更美丽!
摘自《文萃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