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写作坚持下去,读书就不能停。不管是未读的,还是读过的。重读,又能感受新鲜的力量,现在的认知和过去的认知有了不同。那么对书的理解有了不同。
没写作之前,是很难读懂如何写作的书;写了之后,书里面介绍写作的规则,就有了理解。在做同一件事的时候,人的经历,感受都是相通的。
我的文章能打动人,并不是写的好,而是通过写找到了喜怒哀乐的根源,看似每个人的经历是不同的,但喜怒哀乐的根源是类似的。
愤怒源于抗拒,抗拒源于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在父母的爱,赞同,鼓励的教育下,情绪就会稳定,宽容,耐心;在父母的批评,指责,控制的教育之下,情绪就会叛逆,烦躁,失控。
语言源于心灵,心灵是相通的,我写我的故事,故事里也会有你的影子。
对于如何写作,现在也能说出一二;对于情绪的掌控,也可以帮人化解;对于人生的方向,也能指点迷津;对于家庭教育,也可以说到核心。这些都在于不断的读,不断的写。
从读写中认识自己,从认识自己中认识世界。记得片桐禅师在《回归静默》中说过:对于精神导师,重要的不是是否达到了巅峰,而是如何消化其所经历过的真理,以及这个真理在每时每刻的生活中体现了多少。
很多时候,我们知道知识,但没有把知识用于行动,那么这样的知道等于不知道。高谈阔论人人都会,但知行合一少之又少。把知识用于行动,才会变成智慧。
通过写改变自己,只分享能做到事。可以讲跑步,写作,情绪。
跑了才会读懂村上春树的《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写了才会读懂娜塔丽戈德堡的《心灵的狂野:活出作家的人生》,认识自己,才能读懂克里希那穆,阿德勒,迈克.辛格的书。
昨天朋友让我解读一下铃木俊隆禅师的一段话:你的双眼就在你左右,因为看不到你的眼睛,而眼睛也看不到它们自己。眼睛智慧看到外面的东西,也就是客体性的东西。如果反省自己,那被反省的“我”就不再是你的真我,你不可能把自己投射成为某种课题的对象加以思考。
我说:对于第一句:眼睛看不到自己,只看到外面容易理解。就像圣经里讲的:“为什么看到别人眼中有刺,却看不到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二:反省自己,那些反省到东西不能代表自己。比如因为别人的话和行为愤怒了,那么这个愤怒的我是我吗?,如果愤怒和自己是一体,那么应该天天在愤怒中。当把愤怒和自己分开,那么就没有了愤怒的延续。
三:你不能把自己投射成为某种客体对象加以思考
比如领导批评你的工作,有了抗拒之心,这个抗拒其实并不是因为工作,而是把工作和自己变成了一体。认为对工作否定就是否定自己。当把工作和自己分开,情绪就会止息。
我们经常说:就事论事,只对事不对人。也是这个道理,没做到的道理只是知识,不是智慧。
我知道一年后会有不同的见解,不停的学习让认知继续成长,成长的过程会离着本质越来越近。不被表象迷惑。
写到这也没有写出重读《心灵旷野》的感受,其实文章本身就是心灵的旷野,任由思绪在笔下流淌,不管逻辑,不在意标点,不在意是否写的烂。抓住要点,把当下的感受写出来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