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自信来自于内在小孩
“内在小孩”是个心理学术语,比较抽象。
试着用荣格的一句话来简单解释一下。荣格说:“所有敌人都有父亲的原型。”
如果小时候,父亲因为你犯了错而吼过你,打过你,而小时候的你,在高大威猛的父亲面前非常虚弱,因为父亲不仅在体力上占优势,而且在道德超我方面是也是对的。你违反了父亲的规则,将要受到父亲严厉的惩罚,这个时候,你感到非常的害怕,毫无还手之力。这个时候的你就是你的“内在小孩”。
在你成年之后,虽然身体外面来看,你也变得更加高大强壮;但是你一直生活在简单安全的环境的,心智和胆量都没有得到淬炼,内在小孩在面对父亲的时候,还是比较怂的,并不敢和父亲直接对抗。父亲的言语,观和经验,无论对错,无论有用与否,对你还是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建议去看一下杜琪峰导演,刘青云主演的电影《神探》,里面的一个警察(安志杰主演)在面对强大的敌人面前,退行成为了一个十几岁的小孩,脸色非常苍白,看起来非常恐惧,无助。这就是他的内在小孩,尽管体态已经成年,但是心理上非常害怕,自己根本斗不过狡猾成熟的敌人。
补充几个故事
1.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的老杨有三个儿子,老大跟着自己出摊卖豆腐,老二老三差不多刚刚成年。老杨平时对老三也会打骂教育,绑起来打;可是有一次老三知道父亲做了一个局(抓阄,两个纸片都是“去上学”,让老二先抓)骗了自己,让老二去上学,自己则要去工作。父亲伸手作势要打老三的时候,老三眼神一瞪,老杨就知道这孩子已经发现秘密了,这个时候打不得,一打肯定会还手,于是作罢。也就是说站在正义的一方,也能增强自信。
2. 《余罪》的作者常书欣塑造了很多关于“卧底”的主角,这些人不会考试,但是有一种特别的技能:快速取信于黑帮分子。这些人物从小就和黑社会的小混混打交道,经常好勇斗狠,在一次次打架中练就了“难以模仿也难以抗拒”的痞子气,越是黑帮大佬,越容易凭直觉相信这些卧底。无独有偶,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18岁就掌权,能管住那么多将军和大臣,谁知道年幼的他在夺权的过程中步步紧逼,如何变得心狠手辣。也就是说,经常面对危险,和强敌拼个你死我活,也能培养出强大的内在小孩。
总之,自信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如黄家驹的歌词“自信可改变未来,可谁人又能做到!”。 看书虽然有时候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培养更强大的内在小孩,还是要一次次直面困难,并克服困难。
![](https://img.haomeiwen.com/i3406107/ba33ea19608893a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406107/c840b7c81682dec5.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3406107/c1c1a35cc4601460.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3406107/8531ffd7ab9f7fae.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3406107/0a2c531485e4c355.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