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动化测试领域,自动化测试用例的可维护性是极其重要的因素,直接关系到自动化测试能否持续有效地在项目中开展。
概括来说,测试用例分层机制的核心是将接口定义、测试步骤、测试用例、测试场景进行分离,单独进行描述和维护,从而尽可能地减少自动化测试用例的维护成本。
逻辑关系图如下所示:上图中的示例:
testcase1 依赖于 testcase2,那么就可以在测试步骤(teststep12)中对 testcase2 进行引用,然后 testcase1 就是完整且可独立运行的;
在 testsuite 中,testcase1 与 testcase2 相互独立,运行顺序就不再有先后依赖关系了。
接口定义(API)
为了更好地对接口描述进行管理,推荐使用独立的文件对接口描述进行存储,即每个文件对应一个接口描述。
接口定义描述的主要内容包括:name、variables、request、base_url、validate 等,形式如下:
其中,name 和 request 部分是必须的,request 中的描述形式与 requests.request 完全相同。
另外,API 描述需要尽量保持完整,做到可以单独运行。如果在接口描述中存在变量引用的情况,可在 variables 中对参数进行定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实现单个接口的调试。
测试用例(testcase)
引用接口定义
有了接口的定义描述后,我们编写测试场景时就可以直接引用接口定义了。
在测试步骤(teststep)中,可通过 api
字段引用接口定义,引用方式为对应 API 文件的路径,绝对路径或相对路径均可。推荐使用相对路径,路径基准为项目根目录,即 debugtalk.py
所在的目录路径。
登录case引用登录接口api:login_case.yml
若需要控制或改变接口定义中的参数值,可在测试步骤中指定 variables 参数,覆盖 API 中的 variables 实现。
同样地,在测试步骤中定义 validate 后,也会与 API 中的 validate 合并覆盖。因此推荐的做法是,在 API 定义中的 validate 只描述最基本的校验项,例如 status_code,对于与业务逻辑相关的更多校验项,在测试步骤的 validate 中进行描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