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新老师,遇到班级有一个孩子总是在捣乱,一会儿吐了,一会儿把班级的公务破坏了,一会儿又与别人打架了,反正一天要出无数的状况。而这位孩子的妈妈不属于无条件的配合老师,她总是能发现老师教育孩子当中的方式不当,一学期会找老师两三次,激烈时,老师与家长会直接对怼上。
老师很委屈,她说:“我把很多的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有顾上。对这位孩子,什么方法都用尽,母亲并不是特别配合。她一直希望的,就是老师对孩子要特别对待。这怎么可能呢?我本来对她的孩子挺好的,可是她母亲总来找老师的碴,我想对孩子爱起来,都不行。我怎么办嘛?”
看着老师憔悴的面容,我特别心疼。我还记得招她进来时,她灿烂的笑容,没想到,不足一年的时间,已经使她如此疲惫。老师觉得,她自己挺失败的,但又很无奈。她向很多人请教过办法,但总是无法根除问题。她自己晚上还睡不好觉,总是想这样的事情怎么办才好。
我觉得这位老师还是过于着急了些,能够快速根除这样的教育问题,那教育就太好做了。这位孩子能有今天的行为,与6年来的家庭教育肯定分不开。在学校纠正这位孩子的同时,必须去分析这个家庭的教育背景,教育模式,父母的思维方式,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等。只是在学校进行纠正,往往一回家,没有父母的配合,甚至遇到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不当,直接起反作用,学校的教育不会产生任何的作用。
我与这位孩子的妈妈接触过两三次,我发现她妈妈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只会问事实是怎样的,并不对发生的事情 中,孩子到底有怎样的错误进行纠正,也不对老师的行为进行肯定。她觉得,孩子在学校已经接受了批评,回家就不应该再批评了。我们可想而知,这样的配合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可能不需要像对待爱情那样狂热的爱意,但是对他应有的保护、尊重还是需要的。孩子遇到不会教育的父母,已经是他的不太好的遭遇,老师可以尽可能的减少这样的遭遇带来的不良后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