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依晴
【原文】:未知生,焉知死
【翻译】:对生都知道的不清楚,哪里能知道死呢?
【姓名】:181418
【正文】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子路问鬼神生死之事,孔子的回答则举重若轻,巧妙地将鬼神与生死等空而大,以及玄远幽冥的问题转移到了人生人世上。
对于生和死,这个是一个从古至今永恒的话题。我想,绝大部分的人都渴望生,害怕着死,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也恰恰是有所敬,有所畏,所以人们才会对大自然的现象神话化,对一些残害生命的现象产生恐惧。
但是,对于死后到底怎样,却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也不可能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一切一切最后的答案,只可能每个人最后的时候才可能知道。所以,在你一步步靠近死亡,靠近答案之前,还有着几十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若是你一直纠结这个问题,这个你最后始终会知道答案的问题,那么,便都浪费了,因为,你现在还不知道死后到底会如何,不知道到底有没有转世,不知道到底有没有魂灵。
对于这个问题,不得不说孔子很聪明,会给自己留一条退路,他并没有把话说满。
孔子注重现实,回避鬼神死亡之事的观念。经验告诉我们,鬼神死亡之事,固然可以为现实世界的人们提供某种精神寄托。但这一切,归根结底是为了帮助人们获得某种精神支柱,是为了人们可以有动力生存的更好。
相比将精力放在一个目前很长一段时间不可能有回答的问题上,不如把精力放在当下生活之中,活出自己的风格,自己的特色,不给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那么这样,不管死后面对的是什么,都可以自豪地告诉自己:“我不后悔来这时间一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