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什么是雄强,却安于雌弱,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做天下的溪涧,永远的德就不会流失,而回复到婴孩般的纯真柔和的境地。深知什么是月亮,却安守暗昧,甘愿成为天下的范式。甘愿成为天下的范式,永恒的德就不会出差错,而恢复到真朴的状态。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才能充足,而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纯真状态。真朴的道分散成宇宙万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就会成为百官之长。所以完善的政治制度是一个体系,不可分割。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知雄守雌——贾诩的明哲保身之道
贾诩是三国时期的名士,其为人深谋远虑,胸怀韬略,奇计百出,算无遗策。
曹操击败袁术后,商议征讨张绣,当时贾诩是张绣的谋士,他设计让曹操中伏,使其损失五万兵马,曹军将领于禁、吕虔也受了重伤。
后来贾诩同张绣一同归顺了曹操,成为了曹操最重要的谋士之一,曹操对贾诩很是信赖,然而贾诩却没有得意忘形,他认为自己并非曹操旧臣,担心受曹操猜忌,所以万事小心谨慎,尽量做到明哲保身。
每次上朝结束,贾诩回家就关上门户,从来不与别人私下交往,除了拿自己的俸禄,外财分毫不取。他不准自己的子女与权贵结亲。在魏文帝曹丕当政之时,贾诩因公被委以太尉重任,他并没有居功自傲,依旧过着恬淡的生活。
纵观贾诩一生,为人为官,都谦和婉转。如建安十三年谏曹操征孙权、刘备,尽管他不同意曹操的方略,但所用语言并不激烈,让人听了也不刺耳,而且所说且皆切重要害;有关于曹操询问立太子一事,他在曹操屏退左右,身处密室无人知道的情况下,却也不明言该立曹丕还是曹植。只用“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作答,启发曹操自己定夺,可谓微妙入化。
贾诩身处乱世,又处在权力斗争的中心位置,故而步步为营,小心谨慎,深谙明哲保身的道理,所以才能寿终正寝,谥曰肃侯。
反观同时代的杨修其为人,锋芒毕露,不知收敛,以才智自恃,傲物为达,处处张扬,事事显能。结果引起曹操的猜忌和愤恨,最终为曹操所杀,其后人所深切叹惋。
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雄守雌,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8993366/6c63db9dedceaf9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