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那些事(待持续更新)

学习那些事(待持续更新)

作者: 南国微语 | 来源:发表于2017-03-27 18:19 被阅读0次

    学习作为一个词语最早出现在西汉,“鹰乃学习”(《礼记﹒月令》)。学,效也;习,反复、重复之意。“学以致用”是国人对于学习的基本认识,相对于西方“学以致知”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观点有功利化之嫌。“学以致法”如何?学习知识是为了掌握方法。


    自学能力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学校要着力强调预习的作用,方法支架、成功体验等。


    1929年,格塞尔(Gesell,美)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表明,在某些方面,儿童的成长是受成熟机制制约的,人为进行提前训练,效果不一定更好,过早的训练也许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孩子们的发展最终会趋于他们的正常水平。人的智力和体力一样,是按照一定规律发展的,等待儿童达到能接受未来学习的水平时再训练,会水到渠成。教育要尊重学生成长规律,适合的年龄培养相应的能力。不同阶段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幼儿阶段——发展口语,培养想象力和好奇心,形成人格主动性。小学阶段——家校共同关注成功感、勤奋感和自主感,重在行为和学习习惯养成。中学阶段——鼓励同伴交往,引导探索和思考“我是谁”、“我将来要做什么”等问题,让学生达成“自我同一性”。


    “超前教育”往往是满足了家长的虚荣心,并不符合孩子发育的需要。“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误导家长,影响孩子成长。以语言来讲,每一个孩子最先学会的50个词,八九不离十。一定要教这些词以外更多的,也教得会,但孩子需要加倍的努力。超前学习让孩子们付出四方面的巨大代价:时间上的代价,牺牲孩子全面发展的机会。让幼儿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非持续性的机械记忆上面,降低或未能培养出让其能终身受益的品质,比如与同伴合作交往的技巧、运动能力、操作经验等;扼杀孩子自主性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产生“习得性愚笨”——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过早的知识传授、过高的学习目标、过多的负面暗示等等),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机,并因此而丧失自信心,深信自己学习能力很差的时候,他就会怀疑自己,继而产生自卑感、产生厌学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这种错觉就会成为孩子最初的自我认知;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剥夺了游戏,就是剥夺了孩子的“心理维生素”,缺乏积极情绪的体验。孩子体验积极情绪越多,将来就越阳光,人格越健全,而这个是早期看不出来的;超前学习产生的即时效应难以长久维持。幼儿并不能记住这一阶段所学的知识内容,相反他们对于游戏的体验却能铭刻在脑海深处。超前学习是以牺牲学习的兴趣、长远的发展为代价的。而学前教育要为孩子的终身的、长远的发展奠基,不是只看眼前,急功近利。


    小学低年段,为什么会觉得数学难学?医学研究表明:读数、写数最难,找规律、立体图形最简单,但中国的数学教育却是从读数、写数开始。多数六七岁的孩子这方面神经发育尚未成熟,因而会觉得困难,容易产生失败感。如果遵循孩子的发育规律,从简单的读图开始教,则会容易得多。(要认同生长发育规律,又如,多数孩子握笔和写字姿势都不对:头歪着,趴在桌子上写。这是因为6岁的孩子手指肌肉尚在发育过程中,握力不够。一上学就要学写字,只有用手指握住笔的最底端才能用得上力,但这样,手指会挡住所写的字,只好头歪趴桌)


    研究表明,学生在小学高年级与初中、高中时期的学习习惯基本相似。这说明小学低年段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到了小学高年级或中学再去培养,效果就不明显。


    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在14岁左右时就会趋于稳定。因此,初高中是生涯规划的关键阶段。如果能适时引导孩子进行规划,给予有效启发和交流,就会大大降低填志愿、选专业时的盲目性。就学生而言,要开始思考:优势、兴趣、未来愿意从事的职业方向。


    上海市一项15万小学生参与的调查显示,参加过辅导班的孩子在生活自理、主动性、专注和坚持、身体健康、情绪和睡眠适应性上低于没有参加过辅导班的,而没有参加过辅导班的孩子仅仅在知识适应性上(如拼音、识字、写字、数学学习和英语学习)相对较低。长期来看,孩子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学习品质才是其可持续学习的重要基础,而非一时的知识储备。


    有72%的老师认为班上超过5%的孩子有多动症,30%的老师认为班上16%-30%的孩子有多动症。学习不好的孩子经常有多动的症状,但被贴上“多动症”标签的孩子真正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只有30%。多动症患儿中,60%是老师而非医生首先下的判断。老师倾向于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是否在推卸教育责任?


    我国学者杨博民关于目标设定对射击训练影响的实验得出,预期目标的设定对结果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对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像一个指引牌,引导学生注意并努力趋近与目标有关的行动,远离与目标无关的行为。它就像一块磁铁,吸引着学生向它靠近,唤起孩子更多的努力。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目标意识的培养,让孩子向着科学合理的目标前进,而不是为了老师或家长学习。


    哈佛大学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27%的人,没有目标,25年后,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常常失业,朝不保夕。60%的人,目标模糊,25年后,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能安稳地生活工作,但没什么特别的成绩。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25年后,他们大都生活在社会中上层,是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行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几乎不曾更改,始终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曾做过一个有5万多本科毕业生参与的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用?”。毕业1-5年的答案是“基本技能”,毕业6-10年的回答是“基本原理”,毕业11-15年的结论是“人际关系”,而毕业16年以上的则提出:“艺术最有用”。


    浙江的大数据调查分析:体育艺术兴趣的发展,对于学业水平的提高,不亚于数学。


    研究表明:学生在小学三年级和高二年级时的认知相关系数0.82,而初一与高二成绩相关系数达0.90。也就是说,学生在高二时的成绩,8年前就有82%是可以预测的。其原因在于学习习惯和方法,学生在小学三年级是否养成学习习惯,在初一是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直接决定其在高二时的学习成绩。


    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25%变化有取决于非智力性因素:意志力是否坚强,是否喜欢学习,是否喜欢老师教的课等。


    艾宾浩斯(Ebbinghaus,德)遗忘曲线指出,人类遗忘“先快后慢”,每天及时复习,日清周结有其意义。


    巴特雷特(Bartlett,英)关于人长时记忆存储实验(1932年)认为,人在记忆时是将材料内容与自己已知的内容整合起来记忆的,当新的信息很难与我们已有的知识结构相结合时,就可能被遗忘或替换。人的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幼儿期以机械记忆为主,随着理解能力增强、知识增多、以及言语和思维水平提高,越来越多地进行意义记忆。提高信息加工深度的措施如类比、比较、扩张与延伸、先行组织、联想等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记忆。加大阅读量,相对于为孩子未来学习记忆时找到了已有知识结构的支撑点(先行组织),因此阅读不可少。


    “看懂了,不是真会,除非你能讲了”。1978年,斯拉麦克(Slamecka,加)记忆的“产生作用”实验证明,产生条件(即自己能说出来)下比被动地看这个词的回忆效果要好。理科学习中“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也是如此,因此强调学习中要“能做会讲”。“兵教兵”,合作学习中分享的双方都有好处。


    桑琼(Zajonce,美)提出了家庭平均智力理论,认为独生子女由于没机会成为别人的“老师”,所以其智力发展受到了明显影响。所以在独生子女大背景下,大家族、“家和”的孩子发展的更好有其道理。


    1924年,“蔡加尼克效应”提出,未完成的任务比已完成的任务记忆保持效果要好。这启发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满堂灌”,把知识尽可能详尽完整地灌输给学生并非好办法。教师讲得越完整,学生可能忘得越快,因为对学生而言,一个知识点学完了,任务完成了,心理压力系统就会松弛,将能量投入到其他任务中去。另,也可解释考前“临时抱佛脚”对学习无益,考试一结束,就会全忘了。


    弗雷西门(Fleishman)和派克(Parker)的实验很好地展示了动作技能不容易遗忘。为什么不会遗忘?因为掌握是大量练习、过度学习的结果,所谓功到自然成,惟能熟尔。


    1982年,蔡(Chi)、格拉斯(Glaser)、瑞斯(Rees)等针对专家与新手在知识上的差异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发现专家不仅在知识的量上,更重要的是在知识的质上有差别,即由于对知识理解深度不同造成的组织方式的差异。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教学内容系统化,注重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让学生不仅了解学科的定理公式,还要弄清其如何形成。有历史背景的学习,不仅可加深理解,还可以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1925年,赫洛克(Hurlock)关于表扬与批评的实验表明,表扬优于批评,批评比不闻不问要好,旁观同伴对他们的学习也有益处。学习要及时反馈,对孩子的漠视是最大的伤害。


    期中期末考试前不要留太多的复习时间,考前突击并非良策,要尽可能将复习的时间分散——北京四中坚持分散式复习,老师上午讲课,下午期末考试,不给学生留出一周时间做集中复习,逼着学生平时做分散复习,化整为零。(知识点的分散复习和整体复习的实验分析:两班学生,A班老师每天加一节课复习当天的知识,这种方法叫分散式。B班学生每周末进行集中复习,这种方式叫整体复习。实验前两个班成绩相同,经过三个月后在期末考试时,A班不及格率是0,B班6.4%;A班良好率是36.6%,B班是36.6%;优秀率A班31.6%,B班是9.6%。结果说明分散复习好于整体复习。也就是每天复习当天知识好于统一集中复习 )。

    (另一个体实验,两学生在作业正确率一样的情况下,A生做了7次分散复习,B生做了18次集中复习;两学生考试时犯了相同错误,C生做了4次分散复习,D生做了9次集中复习)


    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与合作者曾做了一个实验 。他们让一群7-10岁的孩子参加了一个特色课程。这个课程需要孩子上7节课,总共需要做42页的算术练习题。这群孩子被随机分为三组:

    近期目标组:他们每天都有一个目标——每节课结束后都至少做6页的练习题目。

    远期目标组:7节课全部结束后,再完成42页的题目。

    无目标组:只上课,不进行任何目标设置。

    7节课结束以后,研究者对所有学生统一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近期目标组的学生成绩最好,他们学得更好、更快,面对难题时,他们坚持得也更为持久。远期目标组和无目标组成绩差不多。

    研究者分析其中的原因认为,近期目标组的学生之所以成绩最好,是因为他们每天都可以实现自己的阶段性目标,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会逐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同时,这也可说明,我们的学习任务不要积压,每天完成学习目标,效果会更佳。


    1971年,德西实验证明,进行一项愉快活动时,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奖金),反而会减弱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也就是过度奖励会让孩子把应有的目标抛弃,甚至降低了原有的学习热情。父母奖励方法不能简单化,不能给了奖品就完事。要先用奖励把孩子吸引到学习上来,然后在执行过程中积极挖掘学习中有趣的事,慢慢引导孩子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就要慢慢淡化物质奖励,强化学习本身带来的快乐。


    多项国内外研究表明,一般情况,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因素占60%~70%,学校教育因素也就20%,剩余的是一些社会因素。对于家庭教育,学校可以提出建议进行引导,但很难改变。


    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另有专家指出,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凡是从小好吃懒做、不爱劳动的人,长大了多不能吃苦,独立自谋能力差,工作成就平平。孩子在体验中长大,体验越多,感受越深。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家长尽量不要替他去做。大人退一步,孩子才能进一步,才会成长。


    人的心态对行为的影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葡劳夫教授给他的学生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个漆黑的屋子里,老师让10个同学们手拉手从屋子的一头走到另一头。10个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走了过去。然而走过去之后,老师打开灯,学生们惊奇的发现,原来他们走过的是一条独木桥,桥下挖了很深的一个坑,坑里面放满了毒蛇,然后老师让10个学生们再走回来,结果只有三个学生走回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那些事(待持续更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gr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