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关系
人们对自我的认知源于比较
篇章理解
第三章 归因错误
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批判而不愤世嫉俗,好奇而不受蒙蔽,开放而不被操纵。
篇章理解:自我对现象事物的认知受自我立场的影响,在事情的判断上容易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发生偏移乃至完全偏离。例如当你见某个人之前被告知这是个冷漠的人,那么在彼此交流时便会不自觉的将一些原本正常的行为举止往冷漠上靠,最后验证这的确是个冷漠的人的结论。当然这种感官会随着交流的深入而符合实际,但是对于仅为点头之交难有深入的情景而言,这种效应影响颇大。(心理学中的种下种子,即在不经意间给别人一句话,而这句话会慢慢的蚕食一个人对他人的感官以至于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的选择)
归因错误无处不在,因为人很难意识到自己给自己建立起来的壁垒和屏障。在归因错误这种现象的应用上大有可为。
第四章 态度与行为
我们由于行使正义而变得正义,由于练习自我控制而变得自我控制,由于行为勇敢而变得勇敢
我们不仅坚持自己相信的,我们也相信自己所坚持的
篇章理解:态度决定行为,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无法解释行为与态度的关联(下意识的行为无关态度);行为塑造态度,所以有一而再再而三的说法。(登门槛效应:若要要求一个人帮忙做某事,从一件难以拒绝的小事开始,然后对方为了保持前后一致的形象会接受你进一步的要求。);态度与行为相互影响,两者之间是一个相互的关系,或者还要涉及环境等第三方因素。(认知不协调理论:人有知行合一的趋势,以达到自身宁静和谐,由此,若一个人的认知与行为存在不协调,其便会更改认知或行为以达到一致。应用:若想一个人形成某种态度,可以要求这个人做相关的行为,若想一个人做某种行为,可以给予低限度的引导使其自身补足某种理由。)
附:
1-对他人的积极行为会增强对那个人的好感。
2-没有反应就没有接受,没有相关的表达就不会产生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