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六、课程实施(三)劳动周设置建议,阅读问题设计:
1.什么是劳动周?包括哪些方面?
劳动周是指“每学年设立的、以集体劳动为主的、具有一定劳动强度和持续性的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时间。”劳动周以集体劳动为主,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一般在学年内组织,也可在寒暑假实施,但必须完成这一教学计划。劳动周是落实中小学劳动教育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课外校外集体劳动的重要实践形式,发挥着综合育人、实践育人、劳动育人的作用。
2.劳动周的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组织与实施?
劳动周的设计包括主题选择、内容设计、时间安排、资源利用。劳动周的组织与实施,一是周密计划和组织动员,二是注意各方面衔接,三是重视劳动实践的内化,四是切实保障劳动安全。在实施中制订好方案后,提前对教师、学生、家长做好充分的动员教育。劳动周的活动空间主要在课外和校外。1~2年级一般以家庭、班级、校园为主;3~4年级可以到社区等校外场所;5~6年级及以上可以走入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的真实社会场域体验劳动实践的新形态、新方式。
3.请结合学校实际,谈谈如何开展劳动周活动?
我们学校2022年的劳动周设置在5月,先制订好方案,然后做好动员工作。根据各学段做好劳动空间、劳动内容、劳动时段衔接。在劳动周让学生完成劳动任务,掌握劳动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品质。其次是进行分享和评价,深化学生的劳动体验和价值体认。活动过程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通过研读课标,也在思忖:如何利用好六堡茶、菊花、中草药等资源做好劳动周案例工作?如何把课程与劳动周有机结合一起,拓展劳动周的深度与广度?如何联合学校与家庭、社会力量扩大劳动周的影响,发挥课程育人作用?这是我们下一步要谋划好的工作,也是今年劳动周要改进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