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发脾气是本能,控制脾气是本事。其实,发脾气,也是有境界之别的。
脾气发不发得?答案就是,要看什么时候发?什么人发?为什么而发?有的人发脾气,是为大仁大义。而有的人发脾气,是为小肚鸡肠。境界大不相同。有时候发脾气就如放出肚子里的矢气一样。想放不放,强忍强憋也对健康无益。但脾气如果经常发,对健康更无有益可言。这个度的把握很重要。有时候,在对方很过分的时候发脾气,是一种自我保护,一种表明态度和立场的方式。但如果经常为一些小事情发脾气,显然问题不在对方,而是自己的修为不够。
其实,偶尔发发脾气,也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如果经常性发脾气,习惯性甩脸子,就应该是坏情绪引起的心理问题了。
周国平先生说:“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是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发脾气,是一种教养”。
生活中,你是不是很容易动怒?是不是特别容易对家人发脾气?是偶发?还是经常呢?是一发不可收拾?还是发一下也能收得回来呢。
发脾气时,你是控制在一个范围?还是见什么摔什么?表现火爆泼辣,毫无顾忌?前者是高境界的发脾气。既能让自己情绪得以适度宣泄,也能想到尽量不要伤害到别人;且积极地、有意识地控制杀伤面。这是高品质的体现。后者是低境界的发脾气,只顾自己把坏情绪像随手扔垃圾一般乱抛乱扔乱撒。感觉非要把对方碎尸万段方能解恨。而且还对劝说者也是“大打出手”,肆意让伤害面无限扩大。这样的发脾气,不知道见好就收,不知道及时止损,不知道及时收敛。这是低品质的外露。
无故发脾气是双刃剑,肯定是要伤人的,既要伤自己,也要伤别人。尽量不要轻易仿效。如何控制发脾气,内心首先要注入“控制发原子弹”的意识。其次要尽量提前预判“发射后”的后果。最后要核算是发脾气结果好,还是不发脾气结果好。两种结果相比较,看哪一种更好更能体现出水平。当确实控制不住情绪时,要学会尽量缩小发脾气范围,尽量减少创伤面,尽量避免发脾气后遗症。
暴风雨后,你能否能主动承担过错?回归理性后,你是否可以冷静总结。如果发了脾气后,你还能有一些自责、愧疚、懊悔之心?说明你也是相对有境界的人,还不是一个很糟糕透顶的人。
对于家人,我们应该就如善待自己一样善待他们。而不是口无遮拦,行无顾忌把他们狠狠伤害。记住,有些伤害可以修复,有些伤害,或许会形成永久的裂痕。
这个世界上能为你无私无底付出而不讲回报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与家人。我们在外以好人好脸示人,回来却以冷言冷面对自己的家人。这是典型的人格缺陷;及时调适过来就好了。
想发脾气时,提示自己,再忍一忍,再让一让,再等一等。不要让本身有修养的你,让一朝发脾气,毁了一世英名。
如果确实忍无可忍,让无可让,等无可等,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时。请在心中再默念十遍这几个词语:我要冷静,冷静,冷静……我要高尚,高尚,高尚……我要包容和爱,包容和爱,包容和爱……我要感恩,感恩,感恩……我要开心开心,开心……或许,你会由此重新做出不一样的决定。
万不得已,以上词语念完之后,再发脾气,或许也能转换成一个“婉转”一点的小脾气,伤害指数自然应该不高,伤害范围应该可控。不要拒绝,试一试。或许,能给你完全不一样的情绪体验。当然,睿智聪明的你,或许还有更好的办法控制管理好情绪,调整好情绪,能更好杜绝乱发脾气。
![](https://img.haomeiwen.com/i8791024/5e151522f9e155f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