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去网红书店“打卡”晒照已成为微信微博上常见的话题,但网店和数字产品还是大多数人买书读书的选择。
数字阅读稳步上升
“我还是看电子书比较多,有好几个读书类的App(手机应用程序)。”说起读书,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市民如实说道。据其介绍,现在很多电子书可以免费读,也可以买下来,买书和读书都很方便。另一位接受采访的女士也表示,她目前主要是通过一家二手书网站买书,每月会购买几本书,主要看重的是书干净、便宜还能送货上门;其次,也会在电子阅读器上购买一些电子书。
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新习惯。因存储量大、成本低廉、携带方便、产品丰富等优点,数字阅读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阅读需求。《2017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2017年数字阅读行业市场规模152亿元,用户规模首次突破3.8亿人,同比分别上涨了26.7%和13.4%。人们愿意为单本电子书支付的金额,从2016年的8.9元提高到13.6元,愿意为电子书付费的意愿也从2016年的60.3%上升到2017年的63.8%。
从网上书店销售情况看,《2016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网店2016年销售规模已经达到360亿元,首次超过了实体书店。到2017年,网店销售依然保持着25.82%的增速。而且大数据显示,网店是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对市场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2.32%。
随着娱乐消费相应提升、“互联网+”战略的持续推行,数字阅读产业作为互联网内容的典型代表,在振兴文化产业浪潮中拥有巨大潜力和发展机遇。
实体书店力求创新
网红书店的出现,让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书店可以这样:除了特色书籍,有咖啡、餐饮、文创产品等售卖,还有各种展览、讲座沙龙、签售、分享会、亲子阅读等活动。整个书店极具设计感,图书摆放讲究,细节设置细腻,让读书带有某种仪式感,当然也是不少人“打卡”晒照的好去处。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随着人们对书籍的可获得性与日常阅读成本大为降低,在这轮实体书店回暖过程中,空间改造升级和非书业务成为非常重要的象征性指标。其中,非书业务被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无论是对营收的贡献还是对书店业态的丰富。
据了解,目前业内的一个共识是:书店毛利的三成靠书籍,七成靠文创和餐饮。书籍与非书业务混搭,书店才能活下来。而混搭带来的一个直接效果是,书店变成了一个人们日常聚会的场合,一种文化交流的空间,甚至是一个城市的地标,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我还是很愿意来书店的,来看书听讲座也好,和朋友见面也好,都挺合适的。”上述接受采访的女士对这类书店很满意,表示以后会经常去书店消费。记者近期参加过一个书店的签售会,现场气氛热烈,不仅书卖得不错,咖啡饮料和小食品也颇为抢手。
而这类转型发展的实体书店,也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的去处。有数据表明,关注实体书店的用户中,18岁到30岁用户占比74.62%,其中24岁到30岁的年轻人占比最多。
政策支持互补发展
在数字阅读与网上书店快速发展的同时,在政策支持与推动全民阅读的氛围下,实体书店销售规模开始止跌回升,保持基本稳定态势。2017年,实体书店规模同比增长2.33%。
有分析认为,从实体书店“回暖复苏”的过程看,除了书店主动探索转型,开拓新的商业模式外,政府的扶持政策与财政支持在降低了书店经营成本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从国家层面看,2013年,《关于开展实体书店扶持试点工作的通知》发布,提出发放实体书店奖励资金。2016年6月,《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提出要加强政府引导,进一步促进实体书店发展,其中也包括多项奖励补贴措施。
各地对实体书店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比如,北京不久前出台的《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就提出将对实体书店的扶持资金规模增至5000万元,是2017年的2.8倍。直接对符合功能定位和区域布局的特色书店和社区书店给予房屋租金补贴,补贴力度平均不低于房租成本的40%。这针对的就是实体书店经营场所租金上涨这个最大的影响因素。
同时,上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多项政策也鼓励将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相结合。当前,实体书店在不断探索数字化升级改造,除了开设网上书店、加大与电商平台的合作,还在建设自己的数据库,加深与机构、用户的合作。网上书店则开始尝试开设线下书店,将一些用户数据用在书店设置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