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
《我本芬芳》:一位八旬老人坦陈婚姻之痛

《我本芬芳》:一位八旬老人坦陈婚姻之痛

作者: 许嗒嗒 | 来源:发表于2023-05-17 16:22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本芬芳,盲婚哑嫁;从此人生,再无绚烂。

一位八旬老人的自传小说,六十年的婚姻,大家眼中的钻石婚,固若金汤的婚姻,她和他都没能获得幸福。她有她的伤痛,他有他的伤痛。

有人说婚姻中的四大不幸是: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这四种不幸在女主惠才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吕和惠才的相处也是那个时代很多家庭的缩影。女人在婚姻里,不被看见的孤独,不被欣赏的失落,不被尊重的委屈,袒露女性在亲密关系中的困惑与痛苦,不甘与重生。没有感情的婚姻逐渐就成了亲情。

像爷爷奶奶辈的婚姻,很多都是无奈凑合着,就这样一辈子就过去了。没有爱情的婚姻所产生的亲情都需要虚假且刻意的维系。我母亲也经历了类似女主人公陈惠才的婚姻。

带着期待和滤镜盲婚哑嫁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戴着面具示人,切忌盲婚哑嫁。

惠才因家里成分原因被学校下放,无枝可依、前途未卜、以读书为交换,她嫁给了年纪、性情,最基本的都不了解但在她眼中还算潇洒的吕,让她觉得眼前人可以依靠和信赖,于是怀揣着“爱”期待着和吕的婚姻生活。她天真的以为爱情和婚姻能帮自己解决困境,殊不知女性进入了婚姻需要处理的问题只会翻倍增加。

尝尽了生活的苦,单纯、自卑又敏感的她特别想要拥有一个家,就因为吕的那句“出身不好”,惠才给吕加了层滤镜,让自卑的惠才觉得吕和她是一类人,便死死的抓住了吕。她仅仅因为吕也出身不好,以及他目光中的柔情,就感到两颗心的同病相怜,草率地交出了自己的自由。

而吕打着帮惠才找工作、上学的幌子结婚,惠才相信了这样的浑话,使自己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余华写的《女人的胜利》里就说了:男人最喜欢发誓,他们的誓言和狗叫没什么两样,你不要相信。

人生中在做每一次重大决定时都应该处于冷静的状态,以免做出错误的选择,用一辈子来弥补。应该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把命运交给他人。

在婚姻的炼狱里消磨自我

婚后惠才发现自己嫁的男人:自私,狭隘,腹诽,怯懦,缺乏同理心,五毒俱全。

对于这段婚姻我总结六点:......

婚姻就是保障每个男人合法的拥有一名奴隶,恩格斯说的。

惠才满心向往的“读书上学”,步入婚姻甚至生育孩子后没有希望了。

婚后惠才自己砍柴种菜,怀孕期间也不例外。而他的丈夫仍习惯于单身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他的工作、同事。

吕婚前假惺惺地坦诚自己的地主成分,但在部队就得了肺结核,这么严重的传染病婚前一字不提;结婚后依旧维持着单身时的习惯,不顾家不照顾老婆孩子;最初为了结婚说会支持惠才读书,婚后装聋作哑;婚后完全不沾家务,偶尔做完一件事,就对着自己的活计一遍又一遍的欣赏,至于家务,扫把倒地了,都不扶一下;妻子怀孕让帮倒水,他说自己的事自己做,眼睁睁地看着怀孕八个月的妻子艰难地倒水;一个医生嫌弃自己妻子生产时的血腥味,毫不理会刚生产的妻子让他帮忙哄哄孩子的请求,夜晚对哭闹的孩子和疲惫不堪的妻子不管不顾,睡得跟死猪一样沉;生产后一不为妻子补充营养,下面条凑合。按理说有个学医的男人惠才生产会少走很多弯路,男人可笑女子可怜啊。

吕认为对别人一定要好,对自家人怠慢一些无所谓。外面形形色色的人,吕都会尽量去帮助、庇护,唯独对身边的妻子不闻不问。

日子并不富裕,吕依然每次很大方请客吃饭,自己的孩子居然连一口汤都没喝到;妻子的母亲过来照顾自己的女儿,只因炖鸡没叫他一起吃,结果大吵一架;后来妻子弟弟拿着两只鸡来过年,他故意把锅砸了,原来是一直怀疑妻子当年将从他爸妈那里带来的鸡偷偷卖掉补贴娘家。

这真的是上一辈女性普遍的困境,男性把好处都留给其他人,而让自己的妻子独自承受自己最坏的一面。

一个是心思深沉的冷漠自私的男人,一个是过分单纯的甚至于荒唐的女人。一种极端同另一种极端的相遇,他们的遇见是不幸的开始。

文中这个男人的种种行为,我只看文字都觉得无奈且窒息。一个不会直面自己错误,不尊重亲近之人的人,为何要走进婚姻。

“真想不到你会对我不好。关键时刻你总是袖手旁观,不肯帮一点。不知道我们算不算夫妻,你对我连个熟人都不如,还动不动就怕我娇生惯养。我跟你一起生活,何时得到过娇生惯养?你对我的关心不会超过对一支钢笔。认识你时,看着你的眼睛,觉得顶有柔情的,想不到你会对我不好……”

惠才为了婚姻低到尘埃里,换来的唯有被婚姻束缚,被丈夫疏离,被命运夺去自我。她在一次次的心软中认命,不再反抗命运,也不再对生活抱有幻想。但即便如此,她依然得在人前强颜欢笑,独自咽下婚姻的苦与泪。

吕不骂人、不打人、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更不会和别的女人搞暧昧。只是他那种冷漠的性格,实在让人无法忍受。

爱的对立面不是恨,是冷漠

惠才是介于新兴独立女性与旧式传统女性之间的人,独立女性的某些特征使她刚强、独立,不愿要求别人付出,而传统思想的裹挟又使她倾向于站在剥削者的一方变相的剥削自己。她是可悲的,是无数代女性被封建思想和男权者压迫与剥削的投影。

惠才渴望有个温暖的家,有个善解人意的丈夫,可是偏偏遇到一个如此冷漠的人。既然无法从吕那儿获得温暖,惠才便越发想有一门事做,希望能独立生活,不依靠他人。她办了图书馆的借书证,努力看书,努力找工作。

自从离开学校,惠才就像水上的浮萍,漂来荡去,过着不牢靠的生活。但她没有绝望,她还有追求,还有信念,那就是读书和找工作。为了追求知识,为了追求一个立身之地,她愿意不顾一切地咬紧牙关苦干。

惠才总是欺骗自己,勉强自己,只想把日子往好里过。嫁鸡跟鸡嫁狗随狗,这观念在她脑中根深蒂固,无法动摇。她老盼着吕会改变,会对她好一些。吕偶尔表现出一点点体贴,她就满怀希望,似乎看见了一丝曙光,一遍遍地对自己说:“他会对我好的,他会对我好的。”可只要一瞬间,他又会亲手毁掉她感动的心情。

放弃工作,就意味着失去了自立的机会,让自己陷入生活的被动局面,甚至因为钱的事屡屡被对方给摆布。

很多人成为母亲之后,最大的价值仿佛就是供养孩子,而增长见识创造价值的事,你工作再优秀没有尽到“相夫教子”的责任仍然是失败的母亲。而父亲哪有失败的?不陪伴是常态,赚不到钱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和“别太现实”为盾牌,好好活着就是好父亲了。

面对糟糕的婚姻,一个冷漠的过惯了单身生活的自私的丈夫,惠才盲目地相信与一味地原谅他。试想有多少个母亲和妻子是这样凑合着活着,一熬便熬尽了一生。在时代的大浪面前,个体的悲剧又何尝不是群体的悲剧呢?

独立女性”不是指能做的都自己做,而是指乐意做可以尽情做。前者看似独立,但实际上只是无旁的依靠罢了,这是一种无奈,而非真的骄傲。后者可以妥善将自己的生活分工,乐意做的自己做,不乐意做的有旁人帮着做,甚至可以完全不用做,这样幸福的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独立,而非被迫独立。

责任和爱是更高级的情感

想到《基层女性》里说的“责任和爱是更高级的情感,基层男性没有进化完全,是不会产生这种高级的精神世界的”

以前总听人羡慕长辈们的爱情,其实老年的厮守背后是多少次让步,哑忍和认命换回来的。

有点怕自己会在未来的某日遇到难熬的日子时,会拿这个故事安慰自己说:“谁的日子不是熬着熬着变好的?”我讨厌这个熬着熬着的过程,它会使人麻木,让人失去分辨,让人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也害怕这种空洞。我相信日子不是熬着才能好。

整本书看下来很压抑,可能是联想到自己的母亲和奶奶,真的可以感受到惠才这些年的处境和艰难。看着惠才的三个孩子都这么有出息,我想到了母亲,想到了奶奶,也想到了我自己!

惠才是一个内心柔软又温柔的女子,从最开始乐观喜欢说话,到后来内心总是被伤害,从最开始追求学业追求理想,后来一步一步的后退到最后只能追求把孩子们养大成人。一个女人的一辈子就这样子过来了,像是在布满泥泞的路上一直向前拖着走过来的,偶尔吕对她表现一点正常丈夫应该做的,她就开心的不得了。

相夫教子不是女人自身的成就,谁成功都比不上自己成功。不要用自己的人生去投资别人的人生,不要寄希望于人性。

不要向无爱的人索爱,女子独立则天地皆宽。祝姐妹们都物质富足精神富足!

相关文章

  • 读杨本芬书

    一口气读完了《秋园》《浮木》《我本芬芳》三本书。 书的作者杨本芬,是一位八旬老人,花甲之年利用碎片时间开始写作,八...

  • 我本芬芳

    今天一直在听杨本芬奶奶的这本关于婚姻故事的著作,一位八旬的老人成了网红作家,你是不是也感到好奇和敬佩,这又是怎样的...

  • 《我本芬芳》|每天5分钟,了解一本书

    今天介绍的书是《我本芬芳》,书的作者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奶奶杨本芬。从书名可以看出,这本书就是从作者的名字演绎而来的...

  • 《我本芬芳》|婚姻之苦

    这本书是看到一些推荐,然后就看了,微信读书是把这套书有三部曲放一起的,这是第一本,后面两本是《秋园》《浮木》。 感...

  • 一位八旬老人

    一位八旬老人 因女儿女婿因病不幸身亡 留一外孙女 无奈之极 含泪捡拾好心人赠送的废品 支付外孙的学业梦想 寒来暑往...

  • 既然选择,就好好爱

    今晚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读完了杨本芬老人的新书《我本芬芳》。 正如本书封皮上所写,“婚姻是需要运气的,它可能并不指向...

  • 2022年5月18日

    《秋园》《我本芬芳》《浮木》三本关于女性的婚姻和本性,共鸣,感慨。女性的一生,小时候的充满希望,芬芳美丽;进入婚姻...

  • 宣经拜懴遗容安详

    文:曾庆君 我司一场法事,必关注阴阴的诡异,察觉所临的动静。 然而一次炎暑天,可塘圩、吴门一位八旬老人逝世之...

  • 《我本芬芳》:独自在婚姻里吞吐芬芳

    《我本芬芳》是讲述了五六十年代惠才如何仓促进入婚姻并操持一生培养了三个大学生的坚韧女性精神,同时她在婚姻里饱受委屈...

  • 日更第十一天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骡子》,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 厄尔是一位八旬的老人,因为偶然而成为了贩毒团伙的骡子。 他破产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本芬芳》:一位八旬老人坦陈婚姻之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mi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