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多大宅,列在街西东。
往往朱门内,房廊相对空。
枭鸣松桂枝,狐藏兰菊丛。
苍苔黄叶地,日暮多旋风。
前主为将相,得罪窜巴庸。
后主为公卿,寝疾殁其中。
连延四五主,殃祸继相踵。
自从十年来,不利主人翁。
风雨坏檐隙,蛇鼠穿墙墉。
人疑不敢买,日毁土木功。
嗟嗟俗人心,甚矣其愚蒙!
但恐灾将至,不思祸所从。
我今题此诗,欲悟迷者胸。
凡为大官人,年禄多高崇。
权重持难久,位高势易穷。
骄者物之盈,老者数之终。
四者如寇盗,日夜来相攻。
假使居吉土,孰能保其躬?
因小以明大,借家可喻邦。
周秦宅崤函,其宅非不同。
一兴八百年,一死望夷宫。
寄语家与国,人凶非宅凶。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71350/84e33bf3e45115f9.jpeg)
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两旁有许多无人居住的深宅大院,人们都说它们是凶宅,住进去会给人招来祸患。多年下来,这些豪宅都破败了。
针对这种现象,作者特地写下这首明理诗,说明豪宅本身不会给人招来灾祸,惹上祸患都是因为人本身的原因。
这首诗条理清晰,论据有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出深刻的道理,令人信服不已。其中的许多句子,经过一千多年的流传,早已成为名言警句。
长安城的许多豪宅大院,排列于大街西东,但高大的朱门里,往往空无人烟。猫头鹰在树头啼鸣,狐狸于花丛间出没,苍苔黄叶满地,傍晚时分,只有一阵阵的旋风刮来刮去。
其中的一所大宅,前任主人是一位名将,军功卓著,置下这所宅院,然而后来他因事获罪,被流放到边疆的穷山恶水。继任房主是一位朝中公卿,却不久后就病死在这所宅院之中。
其后的四五任房主,都因不同的祸患不得善终,这座宅院也就成了有名的凶宅,无人敢接手。
因为无人修缮,风雨逐渐侵袭房檐,蛇鼠在墙洞间穿行。日复一日,豪宅也就慢慢破败了。
愚蒙的世人们啊!你们全都害怕灾祸降临,却不去想灾祸因何而来。
那些高官显贵,大多手握大权,占据显赫地位,享有丰厚俸禄,多数人又年高多病。
威权太重,则难以持久,地位太过显赫,就容易遭人嫉恨,年龄太大,自然容易生病。
这些因素,就像盗贼和强寇一样,日夜窥视着人们,这都是招致灾祸的根源啊!
以小见大,推而广之,您看那周朝和秦朝,一样地据有崤陵和函谷关的天险关隘。却一个绵延了八百年的江山,一个仅仅二世而亡,秦二世年纪轻轻,就在望夷宫死于非命。他们可都是将宫城坐落于同一个地方啊!结局为何如此不同?
所以,不论是对于一个家族还是一个国家,我都要说:凶宅不是因为宅第凶,那是因为主人自身沾染了凶险的因素啊!
巴庸:巴指今天的四川东部,庸指今天的湖北西北部,在唐时,这些地方都属于荒蛮落后地区。
崤函:崤指崤山,函指函谷关,皆为军事险要之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