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传》先说说两个朋友的看法
HM:今天看这部传记,太好了,又接近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又写得很真实,看得我感动到眼泪哗哗哗的流
第二天,HM:看到了他在大力改进烟叶种植,让我热血沸腾,血脉偾张,就像之前面看的乔布斯,菲尔奈特等企业家,做事雷厉风行,眼光独到,大胆创新,真的太佩服了,没几个人能做到!
我:他们有很多性格特质是相通的
HM:想到自己真的太差了,十万八千里,这种品质
我:嗯嗯,有些可以学习,可以追赶的
HM:我真的是热血沸腾,看乔布斯传和鞋狗,我们离得很远,他们生活过的地方,经历过的地方,从企业开始创办的时候,那些地方我们都了解不到
但是褚时健待的新平,他做糖厂的以前的旧址,我们应该再去走一遍,再去看看,去感受一下,玉溪那里的烟厂,还有红塔山也特别近,也特别方便去,我之前去过,但是之前没有看过褚时健传的时候,当时感触不是很深,我就觉得远远的看看,只是一个景观而已。
我:是呢,发生在身边的,熟悉的事特别好,也容易记住和相信,之后慢慢一点点去参观拜访,有热血沸腾的东西和感觉非常重要的,也很幸运
当我们成年后,热血沸腾是特别难得的感受,说明有一些东西是你拥有的,现在被激发了
还有也是一种你有很多可能性和希望的现象
HM:哇,真的吗?太棒了!那像你的话,你会抽时间去玉溪,还有他的这些地方吗?我们可以结伴去看看,能不能再多激发点。
我:可以,休息的时候可以去看看,这里去玉溪半小时左右
后来因Yq没去成,之后再约时间也是因为朋友推荐才看的
另外一个刚认识不久的人聊:在做什么?看褚时健传
问:褚时健是什么人
我:和我奶奶一个时代的,参加过战争,见识过一下西南联大的辉煌,后来解放后做公务员,经历混乱的好几年,在农场改造,之后经营糖厂,把连续多年需要补贴才能维持的糖厂经营到盈利,并开了纸厂,后转岗去做烟厂十七年,这期间更新改造技术,实现技术和世界先进水平一致,然后改进烟叶种植,原材料也达到非常高的一个品质,还有就是提高福利,工人生活水平,住宿条件大幅提升。到规模做到世界第五大,然后通过投资交通,能源,还有金融等让钱创造更大的价值,后因贪W,巨额不明财产来源的等判了无期,两年后减为17年,后因糖尿病重,保外就医,之后再次获得减刑为假释。
这时候已经七十六岁左右了,然后和老伴儿决定开始做冰糖橙,预计第一批树苗挂果在八十岁左右
这一种橙子又是15年,年产做到了一万多吨,储备了很多种植基地,还有扩展出了果汁厂,到91岁的时候,因健康问题陆续加重,最后去世
回:你居然关注这么老的人!
他被誉为企业家中的企业家,本书最开始的时候,想探究一个深刻的问题:从西南一隅出来的褚老,为什么能创出这么大一片天地?
回到他童年的时候,家乡有法国小火车,然后协助父亲做一点木材生意,闲时可以去河里溪边游泳抓鱼,很多东西在剧变中随着变化
父亲因日本人飞机轰炸铁路受伤,一年左右后去世
家里面有母亲加上其他五位兄弟姐妹,这时他十五岁,最小的弟弟1岁左右
这次他选择了辍学,因为全家需要他来做一个“顶梁柱”
小家时期,这里聊聊成长和力量,父亲的去世让褚老的成长加速,他被动的变成了成人,所以家里面最主要的经济来源烤酒就由他全权负责了
这时候,天性实干的他关于“生存”的力量一点点被激发了出来
我烤酒是当一个劳动力来用,要给家里挣钱的,不能随便搞搞。
他改进传统的方法,还记录原材料,出酒量,酒的度数等数据,烤的酒越来越好,拿到集市也非常好卖
褚老开始意识到不停做事、把事做好,就会快乐,就会有成就感。
服务型人格的实干家,加上时代的命题和使命:中兴业,需人杰
维持生计,褚老在烤酒之余,去河里抓鱼改善伙食,去开荒地,种蔬菜瓜果…
不出意外的话,大概就这样在村子里面做点生意,照顾好家人,以后成为一个大一些的商人
这时,又有更大的力量在冲击着他的生活,在西南联大的堂哥给他讲外面的世界,给他讲新兴的一些思想,又问:
“你这么能干的人,难道要在这个小村里待一辈子
你不出门看看,这个世界有多大你都不知道
现在国家是非常时候,你我是男儿,不要只看眼下这几亩地、几口饭。多了解大事,才能做大事…
这一番交流是,让褚老明白了,有些事儿是比现在的一亩三分地更重要,往后看的话,得换一个活法,在征得母亲的同意后,决定去昆明读书
这一读就又读了四年,感觉和家乡的联系有点淡了,从那之后,小家之上,有了一个大“家”
最开始是开始照顾同窗好友,然后通过学校管伙食,提高了同学生活水平,普遍认为他是一个能干的人
因为西南联大就在昆明,褚老他们就有几乎聆听一些名师的教诲
自己学习到的不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多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学习的习惯。
培养了每天阅读的习惯,无论后来在艰苦的环境中还是年老体力不济时,他都在床头摆几本书,每天都要安排阅读时间,翻翻书,获取信息。
学习之余,体育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和同学少年在户外打球、游泳、跑步是读书时期的愉快记忆
见了较大的世面,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从一个懵懂少年变成一个有思想的青年。
特别是在西南联大读书的堂哥褚时俊对他的影响
1945年随着局势变动,褚老也开始参加一些党组织活动
后来内战,闹革命,没时间读书,就开始沉浸在革命激情中了,那时候想的是做点事情,做点贡献
回到家乡做老师,顺便传递一些消息,时局更乱的情况下,他因暴露风险,加入了游击队
经历战火纷飞,然后因作战勇敢,性格机灵,升为了连队指导员,大伯家的堂哥倒在了战场上,一起参加过战斗的,后来大多不在了
解放后,做征粮工作,效率高,处理得也非常成熟
再遭遇亲弟弟因叛乱被绑架丢到河里,几个月后,母亲因弟弟的去世还有自己的疾病去世
这次,他的小家似乎要散了,自己被迫得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了,做事,工作,不断地工作,成了他往后的生命里最大的精神寄托!
后来在玉溪地委机关工作,工作之余,又可以去跑步,游泳,抓鱼
这时,完成了人生的另外一件大事:结婚
24岁左右的褚老,年轻有活力,皮肤黝黑,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高高的鼻梁,加之性格随和,工作能力强,很受姑娘们的注意
马静芬从小就性格倔强有主见,做事很努力,很认真,聪明,有想法,说话却利落爽快,而且原则性很强。
在了解了一年之后,然后表白之后不久结婚,这之后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不离不弃地相伴了六十多年,晚年的平静很大一部分是妻子带给他的,享尽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
后来经历的运动,之后在两个农场接受改造,做糖厂,经营烟厂,还有做褚橙,很多人都知道了,就不聊了,五星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