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医养生第24课)十病九寒,祛寒祛湿有妙方

(中医养生第24课)十病九寒,祛寒祛湿有妙方

作者: 森卿清 | 来源:发表于2022-10-25 06:33 被阅读0次

    平时,你是否经常感到疲惫想睡觉,整个人都无精打采的?有时感觉四肢沉重,连走路都觉得费劲?有时面对一堆美食却没有食欲,嘴里感觉黏黏的?遇上这些症状,很可能是你的身体被寒湿"占领高地"了!

    俗话说,万病寒为先,十病九寒。春夏季节相对好点,要是在寒冬季节,寒气很盛的时候,一旦寒邪入体,就很容易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当寒邪入侵,很多人会感觉手脚冰凉,怎么也暖和不过来;比别人怕冷,穿再多也无济于事;面容苍白无血色,动不动就累得慌。

    中医认为:"寒是万病之源",有阴冷、凝结、阻滞的特性,寒邪最直接的危害是会使我们的身体处于凝滞状态,损伤阳气,伤遍全身。

    那如何判断体内是否寒湿呢?对照以下几条看看:

    1、身体虚弱,容易疲劳

    2、手脚冰凉,怕冷

    3、容易拉肚子,夜里尿多

    4、下肢无力,脚踝浮肿,代表肾虛、肾寒

    5、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疼痛的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

    6、女性朋友如果寒气过重,则月经总迟到,常有血块,易产生痛经。

    如果以上情況你占2样就要警惕了。

    寒气过重,气血淤滞于脏腑、经络某一局部时,你就会感到疼痛,痛有定处,甚至形成肿块。

    比如说,有些人很年轻就已经出现老人斑,身上某个部位总是感觉很疼,很困扰;女性朋友的话,生理期容易痛经;男性朋友的话,身上可能多有淤青,身上疼的地方在晚上会感觉加重。

    湿寒要是滞留于手,手指头容易感到酸痛,严重的可能还会变形;湿寒要是滞留于头,头会很容易感到疼痛。

    那导致内寒的原因有哪些呢?

    第一个,熬夜熬出内寒。

    在中医看来,子时觉至关重要,晚上一点前要进入睡眠。因为子时这个时候阴气盛到极点,有一点阳气初生,所以这是阴阳交接班的时间,又是一点阳气发芽的时候,只有在睡眠中才能顺利进行。如果此时不睡觉,即把阳气之苗一棒子打死了,长此以往,阴盛则阳虛,阳虛则寒。

    第二个,穿出内寒。

    冬天穿短裙、薄袜,美丽也冻人,最怕受寒的往往是爱美人士穿的最少覆盖的地方。肩关节、膝关节就不用说了,这都是人体薄弱之地,最受不得沾风寒受凉。更要命的是颈肩和腰腹,小腹为元气的中心,身之重地,腰为肾之府,颈背属于总管一身阳经的地方-督脉的位置,这些地方不保暖,不受寒才怪呢。

    第三个,吃出内寒。

    雪糕、冰棍、冷饮,是很多人的最爱,更有甚者早上起来也是一大杯冰水,水果也是从冰箱里拿出来就吃,长期吃着吃着,内寒就吃出来了。

    第四个,虛生内寒。

    内脏一虛,功能与活力下降,内寒就会丛生。加之现代人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对身体正能量变本加厉地消耗。如果你还不注意养生,就会导致耗的远远大于养的,从而就导致内脏功能虛弱,内脏运转慢就滋生出内寒了。

    第五个,懒生内寒。动为阳,静为阴,生命在于运动,只有常运动,气血才能不淤不堵。而现代人最缺的就是这个。在家歇着,出门坐车,上班坐车。一天,总不动,气血运行就弱,体力就会下降,内脏功能减弱,也就是说寒从内生。

    第六个,外寒伤身。

    这个外寒就是指外环境的寒,比方说秋冬气温下降,天气寒冷,您穿衣不注意,就容易感受风寒,但有意思的是,现代人其实更多是在夏天受的寒。天热人体的毛孔张得较大,这是本能,要向外散热,这毛孔张着,您呆在空调屋里猛吹冷风,这时身体连个把门的都没有,寒气就大摇大摆地进入体内了。

    寒体就是这么被自己养出来的。寒邪淤在体内,降低内脏活力和新陈代谢,便不断堆积脂肪,并且无力排泄毒素,乱七杂八的东西都堆在一起形成肥胖,要想驱寒首先就要改掉上述不良习惯。

    按照不同的症状,可将寒湿分为五级,一起来了解下:

    一级寒湿:多在表皮!

    表现为:皮肤瘙痒、湿疹湿疮。若感到寒邪或湿气后瘙痒多会加重,一旦挠破,就会出水,就像水泡挑破了似的。

    事实上,这是因为外感寒湿邪气会使气血运行受阻,肌肤不能滋养,就会出现皮肤瘙痒等问题,湿气留于肌肤,则脂水淋漓。

    一级寒湿相对较好调理,注意日常饮食起居即可。饮食上,推荐吃海带薏米冬瓜汤,有清热解毒、祛湿健脾、缓解肌肤瘙痒等功效。同时,建议居住在相对干燥的环境里,如果空气湿度较大,最好打开风扇、空调。

    二级寒温:多在肌肉。

    表现为:腰酸乏力、关节酸重等。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脾虛运化水湿无力,寒湿内困,就会出现肌肉、腰膝等酸困无力的症状。同时,脾虛失运,人会出现面色萎黄、体倦乏力、食少乏味、形体肥胖等问题。

    二级寒湿,重点在于养护健脾: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吃生冷油腻的食物,不暴饮暴食,适当吃些山药、小米、莲子肉、桂圆、陈皮等健脾之品,可做粥食用。

    三级寒湿:多在骨骼。

    表现为:肩周炎、颈椎病、腰痛、关节炎。寒主收引,湿邪重滞,容易留在关节骨骼等处,这个时候,骨骼关节处免不了要感到很疼痛,尤其遇寒湿天气或季节交替时,症状会加重。

    颈肩病痛的人下雨天要减少外出,不慎淋雨要及时更换衣物,以免加重体内湿气。平时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

    四级寒湿:多在脏腑。

    表现为:畏寒肢冷、腹痛腹泻、周身浮胂、月经不调、带下淋漓等。此阶段,寒湿内困,伤及脾肾阳气,这个时候应该以补脾益肾为主,可用参苓白术散配合金匮肾气丸来调理,日常饮食,可以常吃一种粥作为辅助调理,可以取:炒山药50克、炒薏米30克、茯苓30克、粳米150克把这些放一块熬粥,常服此品可健脾益气、祛湿升阳。

    五级寒湿:全身受累。

    表现为:易患结节、囊肿、息肉等。

    多为寒湿留聚成痰所致,且多易再长或复发。

    五级寒湿最为严重,这类人群通常免疫力低下,所以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保护阳气,饮食切勿贪凉饮冷,以免脾阳受伤。运动不可大汗淋漓,避免加重湿寒。

    【寒气这么伤人,我们应该怎样去寒呢?

    首先就是改掉前面我提到的那些不良习惯。

    第二,可艾灸驱寒。驱寒第一良方乃是艾灸,可以灸疗丰隆、足三里、阴交、神阙等穴位,驱寒效果很不错。

    第三,可以食疗驱寒。生姜绝对是个驱寒的好东西,能温通生发脾胃之气。但它有生、干之分,生姜辛散善于清理清理经络脏腑中的阴浊之气,而干姜则擅长温化脾胃去寒湿。

    用干姜、红糖各三克,开水闷泡十分钟,一周喝上两三次,记住,尽量上午早晨喝哦。只要长期坚持,就能很好的祛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养生第24课)十病九寒,祛寒祛湿有妙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sn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