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这是我今年学到的最有意思的一课了!
故事可以从我认识的一位小姐姐说起。
这位小姐姐,她为人熟知的标签是:哲学、社会学,平时写个文章都是“轴心时代”“技术变革引发的生产生活形态的各种变化”这种让人看不懂的话,给企业讲课几年前就是一万一小时起。从人设上来看,这应该是朵高岭之花或藐视学渣的学霸。
事实呢?她在饭桌上可以滔滔不绝地给你各种侃占星神棍,换个马甲在播客里神秘兮兮地用道家术法给你讲阴阳和合,谈起去深圳调研最大的收获是到处都能看见彭于晏,有人在微博说梦想是加到她的微信,她很快回复私号并附赠一句:呐,你看梦想是很容易实现的。最近还去染了个绿头发,说美丽才是最深刻的修行。
你问她,你怎么一点都不严肃认真。她会一脸认真地问你:我跟你约好了吗?
某老师一脸恨铁不成钢地说,你要好好精进。她边捞毛肚边说:撩小哥哥才是重要的。
我对这位小姐姐叹为观止。
原来,一个人是可以这样多维度多面向的!
我可以温柔吗?可以;我可以凌厉吗?可以;我可以性感吗?可以;我可以内敛吗?可以;我可以聪明吗?可以;我可以迷糊吗?可以;聊哲学的人可以谈买房吗?可以;修行的人可以热衷打扮吗?可以。
没有什么不可以。
没有什么是应该。
一切都是可流动变化的。
我是一路按着人设走过来的。
小时候,父母老师教我们,一个好孩子好学生是怎样的,有清晰统一的标准,我按着规矩做,就可以得到表扬;长大后,也有各种人设标准,一个成功的人应具备的技能”“月薪五万的人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要做一个乐观正能量的人才能受欢迎”等等。
人设保护着我,我得以安全地在世界通行。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人设保护了我,也禁锢了我。
比如运动。每次说到运动,我都要摆手说,我自小就是体育白痴,我运动不行的。我以为这是提前给小伙伴打预防针,后面不会太笑话我。
可,我就真的一直都是体育不行了吗?
当我一遍遍去说起这个,我自己相信了这个人设,我连去改进的想法都没有。我就一直都以这种状态舒适地活着。
这是我要打破的壳。
打破之后呢?
我也可以习练一个小时阴瑜伽,不抖不颤,让老师误以为我是老司机;我也可以一口气爬上华山顶,让小伙伴一脸惊叹:我以为你要半路下山的。
是我自己造了这个壳,然后框住了自己。
接下来,我要更多地去打破这个壳,直到它完全碎掉。
说到打破人设这点,或许我更需要学习的,是打破“我以为好的人设”。
前几天我很幸运地听到这么一课:
人是一个组合,就像一个食物拼盘一样,有人是意式料理,有人是日式料理,同一种料理里每个人的摆盘又是不一样的。同一盘意式料理,你觉得煎蛋不好吃,不代表整盘食物不好。
同样地,学会去看到全局和点,不要仅仅因为一个点就断定一个人的价值。比如说,如果一件事某个人没做好,仅仅说明这件事他不擅长,并不因此就全盘否定这个人的价值。同理,我允许自己某件事不擅长,并不因此就觉得自己这个人很差。
人无可比性。
就像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人也没有相同的组合。你不能比较苹果和香蕉哪个好,也无法比较人与人谁优秀谁差劲。
可以说,“优秀”这个词本身就可以剔除了。
我要学的,就是去接纳我自己的真实,是去撕下自己的面具——那些,我想要维持的人设。我一脚踏进水里,有些害怕,有些紧张,也有些期待,有些好奇。
会发生什么?我不知道。Just look at it.
还有很多概念、标签也都可以撕掉了。
允许可能性存在。
有人曾对我说过这样的比喻:你的概念里知道苹果和梨是水果,这时候让你去一片丰富的果林摘水果。你会带着“我要找到苹果和梨”进去,一心只寻找苹果和梨的身影,而对周围的蓝莓、香蕉、菠萝视而不见——因为你死死地记住了“苹果和梨是水果”。
这是我还需要好好学习的功课。因为我连那些限制我的概念都还没意识到(配表情)。
这个世界是存在很多可能性的。
不要对自己说“不可能”。
现代物理学已经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不是线性因果论的,而是充满可能性的量子态。世界的本质是量子物理学。
而我们的大脑,只能做线性思维。所以很多时候,可以放下头脑所谓“理智”的分析,一片空白地去尝试,去实验,生活所能给你的,远比你想象的要多。
什么是标签?
什么是人设?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