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宝宝过于害羞,家长可以这样引导,你知道该怎么做吗?

宝宝过于害羞,家长可以这样引导,你知道该怎么做吗?

作者: 04ac789d9cde | 来源:发表于2018-11-14 10:43 被阅读0次

有些孩子天生就很害羞,不爱与人交往,很少说话。开朗的小孩往往能活的更生动,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大气,希望他日后的人生能够更顺利,但偏偏一些宝宝却非常害羞,不要因此就认为孩子智力迟钝,而变得忧心忡忡。其实,即使在家说话很多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也会变得沉默寡言。那么怎样克服孩子害羞的心理,让他能主动与人交流呢?听听英国天线宝宝早教专家怎么说。

为什么孩子会害羞?一部分原因在于家长

原因一、父母教养方式的问题

孩子的性格虽然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较多的还来自于父母教养方式,或是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存在以下的可能性:

1、家长的要求太过于严格,常要求孩子像大人一样的做事标准,让孩子倍感压力;

2、在家庭成员内部,有的家长会千方百计哄劝孩子开口,有的则认为孩子现在还小,不想说也不用勉强。引导方法的不一致,既不利于孩子学习如何表达,压抑他的表达欲望,还会让孩子产生焦虑的情绪;

3、家长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因此孩子就变得谨小慎微;

4、孩子对突然变化的环境不适应,比如先由父辈抚养的宝宝,突然转为由父母亲自抚养,再加上教育态度和方式的不同,孩子会在一段时间内变得沉默、内向。

原因二、家长的过度保护

家长保护太多也是让孩子害羞、胆小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全家人都呵护备至,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一些本该让孩子自己解决的问题家长都会代劳,使得孩子觉得呆在父母身边呆在家里才是最安全的。

原因三、家长看不到孩子的“闪光点”

孩子做出不敢滑滑梯、跳蹦床、说话声音太小等畏缩的行为时,父母不应该过分指责这样的行为,而是转移焦点,例如孩子说话声音小,家长可以这样说:“宝贝,你说得真好,如果下次声音再响一点,就更棒了!”

家长应该发现并强化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或鼓励。对于胆小的孩子不妨“多肯定,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的原则。

怎样帮助宝宝发展社交技能?

给宝宝创造和同龄人玩的机会

给宝宝找一些固定玩伴,跟熟悉的小朋友在一起,他会更容易放得开。

还可以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让宝宝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逐步提升社交技巧。

另外,偶尔带宝宝认识陌生的小朋友,比如去游乐场,鼓励他和不认识的小朋友一起玩。

鼓励宝宝与成年人交流

家里来客人的时候,鼓励宝宝端茶送水,与客人交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忙招待客人。

带宝宝上街买东西时,可以让他与售货员交流,告诉售货员要买什么,该付多少钱等。

偶尔需要向邻居借借小东西,也可以带宝宝一起去,让宝宝开口询问。

宝宝做这些的时候,爸爸妈妈要陪在身边,给宝宝鼓励的眼神和手势,帮助宝宝克服害羞。

帮宝宝说出他的感受

有时害羞的宝宝其实很想加入集体,但又犹豫不敢上前,爸爸妈妈可以帮宝宝说出他的想法:“宝宝是不是也想过去玩沙子?爸爸妈妈陪你一起过去,好不好?”

有时宝宝不好意思跟陌生人打招呼,爸爸妈妈可以试着理解宝宝,可以这样说:“宝宝其实也想跟叔叔打招呼,对不对?那我们招招手好不好?”

认可接纳宝宝的情绪,帮他表达出来,可以缓解宝宝的害羞心理,鼓励他用自己觉得舒服的方式进行社交。

让宝宝做力所能及的事,增强自信心

平时让宝宝自己吃饭穿衣、洗手洗脸、整理玩具等,不仅能培养自理能力,还能增强宝宝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帮助他克服害羞心理,勇于表现自己。

相反,父母如果事事代劳,就会压抑宝宝自主性的发展,容易使他形成胆怯的心理。

父母做好孩子的社交榜样

爸爸妈妈是宝宝最亲近的人,是宝宝最佳的模仿对象。

如果爸爸妈妈每天能热情友好地向邻居朋友问好,有自己的朋友圈子,并且自然地宝宝面前展现你们的友谊,时间长了,宝宝会观察大人的交往方式,他也会在自己觉得舒服的前提下做出改变,只需要给宝宝一些时间,不要着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宝宝过于害羞,家长可以这样引导,你知道该怎么做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ud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