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书4/10 读《经典的魅力》有感,大家一起读经典

读书4/10 读《经典的魅力》有感,大家一起读经典

作者: 停云听风 | 来源:发表于2019-02-06 21:13 被阅读52次

经典,一提及,爬上心头眉头就是那些难啃的书籍。往往被我们束之高阁,不愿去触碰,稍微触碰了,也是草草翻翻了事。但在斋藤孝先生笔下,一部部难啃的书籍,变成了一个个有意思的老者,和这些平易近人的老人们对话,从他们身上学一些亘古不变的东西。

他,打开了一扇通往经典作品的门,让我们好似游园一般魂梦相牵。最有感的是其中几个小点,与君共享。

01  引用阅读法

引用阅读法,顾名思义,就是引用经典典籍中的金句,讲这些经典的语言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中。

作者提倡选择3句,只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再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3句?这几句刺激到了自己生活中的某一点了吗?这三点之间是否有什么联系?从自己的选择中,窥见到了一个怎样的自己?

看似在阅读经典,实际也是在经典中遨游之时,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重新发现自己的价值。

我到底在追寻什么呢?我也在问自己。

我最喜欢的一句是苏轼的词,“人间有味是清欢”。最开始看到这句话是从林清玄的文章中看到的,有一种相逢就是千古的邂逅,一眼万年,一下就击中了我的心。

“清欢”,说不清这是一种什么的味道。味道应该没有那么浓烈,没有那么刺激,只是清清淡淡的一点,但是勾起了永久的欢愉,是发自内心的欢喜。再加之,是我最喜欢的苏轼的词,那林清玄、苏轼、我,便坐在一起享受一个恬淡的午后。

从中再窥见我的内心,我一直追寻的是不是也就是这种简单的快乐。哪怕一盏茶、一本书,就可以快乐一天。一次旅程中,有一场阳光的相遇,是不是也就足够了呢?

02  溯源阅读法

上一节已经铺展了一点溯源阅读法。

溯源阅读法,也就是一点点追溯源头。经典书籍的世界不只是一本书、一个人、一个点,而是一张网、一条河,可以逆流而上,不断找寻经典的经典,从中发现千百年来共同的情感和精神。

林清玄提到“人间有味是清欢”,是出自苏轼。喜欢的苏轼的人很多,写《苏东坡传》的林语堂也是一个。

(苏东坡)鲜明的个性永远是一个谜。世上有一个苏东坡,却不可能有第二个……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

提到苏轼必须要提及宋词的豪放派,一个派系的词都可以读一读。

苏轼又崇拜谁呢?陶渊明。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也值得一品。

与此类人类似的还有谁呢?李白、庄子……

逆流而上,看到竟不是小小的细流,居然还是滔滔的江水。我想这是经典带来的,这不是一棵树木,而是一片森林。

03  表演朗读法

细嚼慢咽慢慢读来,是一种阅读法。

直奔经典的高潮,寻求一种强烈的感觉,这也是一种感觉。

作者还推荐一种表演朗读法。沉浸在人物角色中,大声读出来。

比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不妨找几个表演一番,或是演一演哈姆雷特的独幕剧,也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体验。

我们读的更多的是古诗词,用一种抑扬顿挫的腔调来诵读古诗词,也别有一番韵味。随口而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各种不同的情绪,慷慨激昂的,沉郁低沉的,或是肝肠寸断的,朗读出啦总是不错的。

当然,我们还没有尝试过,将一些经典的片段读出来。感受人物情感,将自己和实际联系起来,体会一种不一样。

04  践行阅读法

这本书还非常推崇践行阅读法。经典往往和我们离得很远,如何让经典成为我们的骨肉呢?作者说了,那就是将经典的精神用在我们实际生活中。

作者为大家出了一道题。歌德曾经说过:“青年喜欢受刺激甚于受教诲。”(《歌德格言集》)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一谈,时间为一分钟。

从教育的角度上来说,这是青年时期的心理特征,如果教育抓住青年猎奇的心理去教导青年,比如利用探究式体验,比如用最流行的某种APP等等来教育孩子,比口头说教更有用的多。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从每个人各自的生活经验出发,这句话会有不同的实践内容。

大家也来试一试吧!

相关文章

  • 读书4/10 读《经典的魅力》有感,大家一起读经典

    经典,一提及,爬上心头眉头就是那些难啃的书籍。往往被我们束之高阁,不愿去触碰,稍微触碰了,也是草草翻翻了事。但在斋...

  • 读书要读经典

    读书要有选择,要读好书,读经典名著,既要读中国经典,也要读外国文学经典,《论语》、《孟子》、《庄子》、《道德经》等...

  • 七律•读书有感

    读书是人生永远的主题,有书的日子是色彩斑斓的!读书,有感,有诗。 七律•读书有感 经典悠长读不完,精...

  • 读《经典的魅力》

    文/快乐心 今天无意间在微信读书好友共读栏相遇了一本好书《经典的魅力》,它是日本阅读达人斋藤孝所著,武继平翻译。简...

  • 我,不只是我

    ——读《菊与刀》有感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值得人们一读再读,...

  • 金庸小说里的人生境界

    一,读“经典”的意义 喜欢读传统“经典”的人想必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这些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就在于它...

  • 谈人文经典一

    我们为什么要读人文经典? 在带着大家一起阅读之前,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人文经典?回答这个问题,我想从以下...

  • 为什么要孩子读诵经典

    一、孩子为什么要读经典 儿歌小鸡,小鸭,小板凳……4岁读,8岁、10岁就用不上了,让孩子读经典,经典里的为人处事的...

  • 跟我读完一本书:《终身学习》培养一个终身学习习惯的10个法则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从今天开始,我将和大家一起共读打造终身学习能力的经典作品:《终身学习》,副标题是:10个你...

  • 读《皮囊》有感

    经朋友的推荐加入《经典书道院》4班开始和大家一起读书,今天统一读的是蔡崇达的《皮囊》第一片段:阿太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4/10 读《经典的魅力》有感,大家一起读经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ui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