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解》第1-3章重要知识点梳理:
一、一个新的身份——问题管理者
我既不是问题的受害者,也不是问题的制造者,而是一位卓越的问题管理者。
问题管理者是主动管理问题的人,问题的管理者思考的是:
1、我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参与解决的人有哪些?
3、他们的状态如何?
4、如何调动他们的意愿?
5、我们现在在哪里,有哪些困难?
6、我们要去哪里,如何到达那里?
7、前进的过程中有哪些干扰?
8、如何确定最佳路线?
二、解决问题前需要准备什么?
1.准备解决问题的状态
充沛的经历、平稳的情绪和清晰的思维
2.准备解决问题的环境
不受干扰的环境,与自己对话。【准备一张白纸和两只彩笔】
3.准备解决问题的时间
解决问题时从现状走向方案的过程。从确定问题到找到解决方案需要0.5-2小时
4.准备解决问题的初心(why)
沟通前确定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并全程秉承“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的原则,坚守初心。如果在沟通中发现了其他问题,可以记录下来,选择在其他时间一一善待它们。
5.坚守解决问题的原则(How)
每个时刻,都只聚焦于一步
在确定问题时,只确定问题
在分析关系人时,只分析关系人
在量化现状时,只量化现状
在确定目标时,只确定目标
三、对于问题的重要性,依据是什么?
问题重要与否,在于问题被姐姐后悔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对于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
我的8个最看重的价值罗盘:1、健康,2、兴趣,3、成长,4、职业,5、家庭,6、自由,7、认可,8、安全感
保留3个维度:1、健康,2、家庭,3、职业
凝视这3个维度,会有怎样的感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曾为它们做过什么?是否在忙碌中忽视了它们?
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根据闺蜜的描述,以及问题管理者需要思考的内容,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我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让孩子能顺利上完14天勇敢少年的课
2.参与解决的人有哪些?
孩子:有动力,想要学,交作业,直播间展示
妈妈:给孩子加油、鼓劲儿,不批评,不打击,不贴标签
教练:给孩子点评、赋能,直播间指导
3.他们的状态如何?
妈妈积极性高,期待高;孩子学习动力不足;教练能量高、也很专业
4.如何调动他们的意愿?
对孩子:
1)设置积分、奖励
2)家长每天找到孩子3个闪光点,赞美她
3)愿景驱动,而不是恐惧驱动
5.我们现在在哪里,有哪些困难?
我学了2天,今天第3天
困难:孩子不愿意学,想放弃
6.我们要去哪里,如何到达那里?
要学完《勇敢少年》的课
孩子、家长、教练一起努力
7.前进的过程中有哪些干扰?
家长和孩子一提到作业,就会引发争吵,妈妈的情绪问题
妈妈喜欢指导孩子,孩子又比较反感
8.如何确定最佳路线?
妈妈不指导孩子,每天鼓励孩子,看见闪光点,赞美她
分析利弊,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如果选择了就要坚持到底,达成目标,妈妈给奖励。如果未达成目标,通过付出劳动给妈妈还学费。
妈妈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
妈妈每日必做5件事:
1.听满哥直播
2.复习21天演讲训练营内容
3.夸孩子(每天找到孩子3个闪光点)
4.不对孩子发火
5.不批评、不指导作业
想要的奖励和惩罚是什么?
孩子每日必做5件事:
1.预习第二天课程
2.听课、按要求完成作业
3.有直播时参加直播
4.玩耍
5.统计每日积分
想要的奖励和惩罚是什么?
问题1
自己对娃发火:制定计划,一步步调整
问题2
娃胆小、不自信:通过学习勇敢少年的课程,教练鼓励赋能,让孩子敢讲、能讲;通过努力,做成一件没有做过的事,获得成就感,从而提升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平时在学习积极发言,每次正确回答老师的问题,得到老师的肯定。
让孩子给自己的自信度打分:0-10分,
让孩子为亲子关系度打分:0-10分,
让孩子为自己不爱学习打分:0-10分,
问题3
语文底子薄,语言组织能力差:每日阅读量是多少?是否有坚持输出?如果没有只能接受现状,通过列计划,养成阅读的习惯。多看范文,学习别人好的地方,不断的练习。
通过书中的方法对回答闺蜜今天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我发现思路清晰了好多。而这个问题其实背后还有一个“问题之王”,就是亲子关系,平时俩孩子是婆婆管的,本来各种习惯养得并不是很好,也沾染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喜欢看手机。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是一个个复杂的问题堆积而成的,需要一个个分析,遵循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今天我只和她谈孩子学习动力的问题,让孩子愿意学,并且能坚持学完课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