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班这点事儿想法
关于被宠成孩子、侦探电影和交通规则

关于被宠成孩子、侦探电影和交通规则

作者: 蛋壳小花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7-01 23:58 被阅读3次


    1、被他宠成孩子?

    在“女孩子买买买=活的精致”这个鸡汤之后,另一个关于情感的鸡汤也开始被越来越多人提及,特别是在抖音里。

    那就是——真正爱你的男人,会把你宠成一个孩子。

    当然并不是说这两条鸡汤没道理,道理肯定有道理,只是覆盖面太小,普及型太低了而已。

    我们大部分人,看了以后容易被误导。

    比如第一条鸡汤,活的精致,首先要生活态度上的精致,要精神追求上的精致,再去买你想要的东西来呈现这种生活态度。

    是先要有精神修行,才会有买买买的结果,而不是通过买买买就能达到那种生活态度,因果关系最容易搞混。

    而真正爱你的男人,会把你宠成一个孩子,覆盖范围则更小了,这是把父母爱婴儿的要求,来衡量两性之间的爱了。

    而且父母对婴儿的爱,如果用“宠”字,也会坏事,孩子终究会长大,终究还是得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宠爱到最后,终究会宠坏。

    两性之间也是如此,人是会被驯化的,一个女孩子被男的宠成了公主的病,但她没有公主的命,如果失去你,她就失去了正确认识亲密关系的机会,失去了真正成长的机会,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人,自己都得为自己负责。

    另外,当一个人不愿意和你去解决冲突,而是用“宠”,“让”,“容忍”来处理冲突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回避冲突,这个冲突不是进化成了接纳,而是被回避了。

    这份回避,当对方变得没那么爱你的时候,就会一下子爆发,最后变成关系破裂的根源,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女孩子到最后发现男人狠起来可以这么绝情的原因。

    任何一种关系,不管是同事之间,亲子之间,恋爱之间,因为人与人终究不同,都会经历一个理想化——冲突——磨合——相互接纳,并确定相处原则的过程。

    每经历这么一次过程,双方的感情就会更进一步。

    而宠,是其中一方在冲突这一步放弃往前走,选择用爱发电,用爱来换取退后一步机会的过程,但冲突从来没解决。

    一次两次的宠,是对于“爱”的呈现,但是宠的多了,那么等到其中一方不爱了,或者被宠的一方,失去了被宠的本钱,比如美貌,比如新鲜感,比如财产的时候,那么“宠”就变成了一种毒品。

    2、侦探破案调查过程

    犯罪调查的过程,是一个收集信息,逻辑推理,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

    那么在这一类的电影和小说中,根据这个过程的偏重不同,可以分成信息流和逻辑流。

    信息流的电影,往往逻辑方面比较清晰,破案的关键往往在于发现了一个关键证据,也就是关键信息上。而逻辑流则更看重逻辑推理,脑洞假设,很多密室杀人案件,往往需要飞出天迹的想象力才能把逻辑给圆起来。

    我最近一直在追美剧《犯罪心理》,里面团队的构成非常完善,负责收集信息的,开脑洞的,项目管理的,新闻管制的,武力爆破的,心理学专家,犯罪专家等一起去配合,就能在假设上提供各个领域不同的视角。

    这样就可以从同样的信息里,用各自的思维习惯,用不同的逻辑,推出各种不同的假设,然后去验证假设,这样的假设有很多种,比如怀疑的对象有ABCD,就会分别去ABCD处去寻找新的信息。

    然后通过新的信息验证,往往就可以排除错误假设,玩正确的假设里推进,知道找到关键性证据。

    当然高明的犯罪分子,就会反侦察,故意在错误的假设里,放置误导信息,让警察抓错人,或者给真正的凶手留出时间。

    所以看犯罪心理的过程,也在自己开脑洞的过程,几个人是通过什么信息去做假设的,这几个假设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去验证的,验证过程中编剧又是如何设置关键信息的暴露节奏,从而给观众推理上的快感的?

    逻辑流和假设流,更出名的就是福尔摩斯探案集了。

    当然还有一种就是信息流,这种对于编剧的要求低很多,逻辑什么的一开始就是明朗的,比如前一段时间上映的《反贪风暴4》,影片一开始就告诉你结论了,主角要做的就是潜入监狱,获取关键信息。

    此处不吐槽在现在高科技时代,在一个我们自己掌控的监狱里,还需要做卧底这么原始的方式获取信息的剧情哈,单纯从侦探类故事来说,这部电影就是信息流。

    包括其中反派的父亲是大陆贪官,监狱长被贿赂等等,根本不是主角去发现的,而是被逼到快绝境的时候才发现的,剧情本身就是用生命换证据,一点么有智商,一点么有逻辑,和想象中的斗智斗勇毫不相关。

    也不知道是不是和港片爱武打,什么都有都想打一架来解决的情怀有关系。

    3、关于规则的新视角

    今天得到大学的开学典礼上,一个帅气的交警叔叔做了一个分享——如何逃脱电子监控的拍照。

    说实话,前半部分,虽然小哥哥很帅,气场很足,分享的干货也非常有用,但是心里还是觉得怪怪的,毕竟你在分享我们怎么合理的钻规则的漏洞诶。

    这里也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两个小技巧,第一个是在路上连续变道两次,就是从A车道,到B车道,到C车道,会扣三分,罚款200。交警叔叔说,电子监控判断你违法的标准是从违法前,违法中,违法后三张照片来判断的。

    而这三张照片判断的标准是三秒内完成这个动作就是违规,需要处罚,所以交警叔叔说只要在中间车道停留三秒就行。

    另外一个小技巧,则是高架出口开过了一点点,到了那个像斑马线,也叫高架道路导流线上,只要压上去就是违规,而且过了出口,硬要压过高架道路导流线下高架,拍到可是12分。

    所以交警叔叔让你在上面停留三分钟,并打开双闪和引擎盖假装检查,就不会被认作是违规。

    这两个小技巧虽然非常实用,在关键时刻能让你省去很多被拍的风险,但是那是就在想交警小哥哥讲完这个是不是回去就会被领导叫去谈话了哈?

    交警小哥哥自己解释了这个答案,他说让大家这么做,并么有违规,反而在是算“终止违法”,他通过这个分享反而制止了大家真正触碰规则的过程,和在马路上把大家拦下来终止行为是一样的。

    然后他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规则,每一条规则都是人们通过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全世界每年死于恐怖分子才两万多人,但是交通事故却有125万人,正是这些人的死亡,才总结出了这一条条你看起来非常麻烦的交通法规。

    你每避免一次违规,在整个交通系统里,就能整体减少很多人的伤亡。

    这个航空系统的演化逻辑是一样的,每一个安检过程中的不允许,像打火机,充电宝等,背后都是一次空难的教训。

    所以,交通规则是每年这么多人用鲜血总结出来的教训。

    在往大了说,所有的规则,其实都是先人通过磨难给我们总结的边界,告诉你越过那个边界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或者会增加发生可怕事情的概率。

    当然,打破规则有打破规则的逻辑,先人们总结规则的因果链条中,如果某些因素不存在了,那么规则是可以打破,是可以演化和升级的。

    但是在交通系统上,这些规则依然是前人们留给我们宝贵的馈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被宠成孩子、侦探电影和交通规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ab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