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欧阳修是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革新。
赏析
这首词写一个贵族少妇深闺独守的苦闷心情。上阕写她封闭的生活环境,首句叠用三个"深",为全词奠定了基调。下阕写她愁苦的心情,把少妇孤独无奈的心态写得惟妙惟肖。可怜的她,在这种环境中如落花般渐渐凋零了。结尾两句用拟人手法、赋予花以思想感情,寄深于浅,因物达意,含意深蕴,更臻妙境。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注释
①此词作者也被认为是五代词人冯延巳。②青芜:丛生的青草。③平林:天边平野一抹齐整的树林。
词意
谁说我已把闲愁抛弃得太久?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内心依旧充满了惆怅忧愁。为了抛开这恼人的苦闷,我每天都在花前月下痛饮美酒,大醉方休,哪管那铜镜中的青春悄然流逝,人变得憔悴消瘦。
河边的青草堤上的柳,我且问你:为什么剪不断的新愁年复一年涌上心头?我独立在小桥边,轻风拂动着宽大的衣袖,面对那平旷的丛林,仰首望天,新月如钩,不觉之中已经到了黄昏时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