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借代:接用与本体甲有相关关系的乙代替甲的修辞格。这种代替关系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①特征代本体:用借体的特征或标志来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②专名代本体:使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来代替。③具体代抽象:用具体的事物代替相关的抽象事物。④局部代整体: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整体。在使用借代时,需要考虑替代的正当性和通用性,尽量使文义通顺,并使句子更形象具体。
4.拈连:在用乙对甲进行陈述或描述后,再将甲转移与本不能陈述或描述的丙进行组合的修辞手法,可用格式表述为:甲+乙→甲+丙。
5.夸张:对事物或行为作超越事实的描述的修辞格。可分为“普通”类和“超前”类。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
6.双关:让词句具有表面上一个意义实则表达另外一个意义的修辞方式。注意:双关与歧义不同。双关是一种表达技巧,是有意地在表面上表达一种意思的时候,暗地里还有另外一种意思,而后者才是表达者的真正用意。不过不能理解后一层意思的人,不影响理解这句话的字面意义。但歧义不同,它是表达者无意产生的一种消极现象,它所表达的两种意义存在于话语表面,而且这两个意义会让接受者无所适从。如果不是有特殊的目的的话,歧义是应该避免的。
7.映衬:将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使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的修辞手法。
8.移就:将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直接用来描写乙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格的最常见形式是动词性偏正短语。
9.对偶:用字数相同、意义相关、形式整齐的两个句子并列表达所形成的修辞格。根据两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将它分为三类:①正对:上下句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同一事理,意义上互相补充。②反对:上下句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叙述,意义上相反相成。③串对:也叫流水对,上下句意义相承,表达因果、条件等关系。
10.排比:用一组结构相似的语句,表达相关的内容的修辞手法。
11.仿词:更换现成词中的某个语素,临时造出新的词,以表达风趣、幽默等效果的修辞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