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作原文】
壮岁旌旗拥万夫,
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
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这首词约作于作者瓢泉闲居时期。上片是对自己年轻时英雄壮举的怀念: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青的辛弃疾率领两千人在山东起义,不久便投奔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大军。
第二年,叛徒张安国杀害了耿京,劫持起义军向金人投降。辛弃疾得知这个消息后,义愤填膺,率勇士夜闯金兵营,活捉了张安国,亲率万人突破包围,回到南宋,准备在南宋政府的支持下继续抗金。
下片叹息年华老去,壮志成空,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愤懑。
在辛弃疾的词作中,这首词属于用典较少,表意明确的那种。
辛弃疾一生理想抱负远大,意志坚定,但却仕途坎坷,屡遭迫害和陷害,不得已屡屡去官,避世隐居,内心的苦闷抑郁、彷徨惆怅之情可以想见。
当有人在他面前慷慨激昂地谈论功名事业时,不免引发老英雄对自己年轻时代的光辉岁月的怀念和重温!
这首小令,语言概括精炼,表意突出深刻,突出了辛弃疾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惨遭遇。上片“追昔”,气势豪迈奔放,下片“伤今”,基调抑郁悲凉。
“追昔”“伤今”两相对照,对比突出,作者之形象跃然纸上,情感喷薄而出,有极强的情感穿透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