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唯美·古诗词中国经典古诗词散文
走近宋词 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少年时事戏作 》

走近宋词 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少年时事戏作 》

作者: hl夜雨潇湘 | 来源:发表于2022-12-13 22:55 被阅读0次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少年时事戏作

    辛弃疾(宋)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释:

    锦襜(chān)突骑渡江初:指作者南归前统帅部队和敌人战斗之事。锦襜突骑:穿锦绣短衣的快速骑兵。

    襜chān:战袍。衣蔽前曰“襜”。

    燕兵:此处指金兵。

    娖(chuò):整理的意思。

    银胡觮(lù):银色或镶银的箭袋。一说娖为谨慎貌,胡觮是一种用皮制成的测听器,军士枕着它,可以测听三十里内外的人马声响。

    “汉箭”句:意谓清晨宋军便万箭齐发,向金兵发起进攻。

    汉:代指宋。金仆姑:箭名,见《左传·庄公十一年》。

    髭(zī)须:胡子。唇上曰髭,唇下为须。

    平戎策:平定当时入侵者的策略。此指作者南归后向朝廷提出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很有价值的抗金意见书。

    东家:东邻。

    种树书:表示退休归耕农田。

    赏析:

          上片: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我少壮时曾率领上万的士兵,精锐的骑兵刚渡过长江。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兵南下,辛弃疾二十余岁时,曾组织了两千多人的起义队伍,积极抗金,后归附农民义军耿京,为耿京部掌书记,辛弃疾劝义军与南宋联合作战,后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辛弃疾率五十骑兵,将张缚置马上,交与南宋朝廷处置,然朝廷无意抗金,又惧怕义军,辛弃疾南归后,义军解散。词人此两句所写,便是此段经历。“旌旗拥”、“突骑渡”,昔日壮观场面尽现眼前。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金兵晩上正在整理银色的箭袋,宋军清晨就已射出了名为金仆姑的箭。此两句对仗工整,对比鲜明,将金兵的迟缓与宋兵的迅捷对比,体现了当时所率部队的英勇善战。

        下片: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追忆往事,感叹如今的自己,春风也无法将我的白胡子染黑。作者从上片的回忆中回到现实,抒发内心的感叹,草木在春风的吹拂下变绿,然而却不能让人重回青春。作者一方面叹年华易逝,青春不再,一方面也体现了抗金的雄心壮志并未消失殆尽。“往事”与“今吾”、“春风”与“白髭须”,形成鲜明的对比,引起读者共鸣。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还是将那长达几万字平定金人的策略,拿去跟东边的人家换来种树的书吧。词人心怀抗金之志南归,然未得朝廷重用,后向朝廷提出的《美芹十论》、《九议》等抗金意见书,均未被采纳。词题虽说是戏作,然结尾两句犹为沉痛、深郁而苍凉,与杜甫《冬至》:“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所体现出的心中之痛,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词上片慷慨激昂,下片悲伤透骨,对比鲜明,一生遭遇尽括其中。彭孙遹《金粟词话》评:“激昂排宕,不可一世”。

    参考网站: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近宋词 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少年时事戏作 》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rs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