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未有动静的高中班级群近日炸开了锅,关注的焦点令人唏嘘不已。
2007年高中毕业的我们,大都已近而立之年。我们曾并肩走过那个炼狱般的高三,期许又彷徨;洪水肆虐的那年夏天,我们携手抗争,斗志昂扬。
班级群里的焦点是一个男同学,高中时期他就有着很鲜明的个性,喜欢听小红莓,喜欢摇滚乐,喜欢高科技。高中毕业后,同学们组织过几次聚会,但是都没有泛起情感的波澜,转眼大学毕业也已经好几年了,很多同学的联系仅限于朋友圈的点赞了。
朋友圈里的男同学是一个酷爱健身,乐观积极的IT男。高中时代,我们曾一起谈过理想,所以偶尔会有联系。这个年纪的我们,在不同的城市,忙着结婚生娃,疲于琐碎的工作,敷衍着纷繁复杂的人情世故。忙碌、盲目又迷茫。
想想上次见面大概是5年前的同学聚会了,而这一次,我们是隔着电模糊不清的液晶屏幕见到的。几天前,他突发脑干出血,出血量高达10ml,深度昏迷,失去自主呼吸,被紧急送往湖南省航天医院,不能开颅,也不能微创,医生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冰冷的呼吸机维持他的生命体征。
30岁,精彩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按照家人的期许,他是计划下半年结婚的。可是命运却如此捉弄。他的女友在ICU门外,用手捂着电话,一遍遍呼唤着他的名字,我分明看到了她红肿的双眼还有微微颤抖的身躯,屏幕那头,插着各种管子的他毫无知觉。
他的父亲,因为过度伤心,晕厥了几天,今日才慢慢缓过神来。他的母亲,一个朴实的劳动妇女,空洞无助的眼神,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几年前,她也和这位母亲一样,顶着天塌下来的无力感,焦灼的等待奇迹的出现。他的妹妹,已然成了全家人的精神支撑,小姑娘脸上已经看不出太多伤心欲绝的神情了,病危签字、筹款救命让她一刻也不能停下来,可能这之前,她还是可以家里随意撒娇的幺女、幺妹,但这一刻,她是顶梁柱。
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从小姑娘身上,我看到了那个似曾相识的影子,痛苦和心酸历历在目。有些伤疤烙印在心里,挥之不去。
同学的父亲哽咽着说:“她还年轻,”我儿已经这样了,她做什么选择我们都不会拦她的”!同学的母亲在一旁,已经泣不成声。心痛至此,还在担忧他人,善良的人儿总是独自忍受痛苦。
你生死未卜,我岂敢苟活?这一刻我潸然泪下,我看到了爱情最初的模样――不离不弃。
兴许未来,爱情会败给现实,但爱情又是什么呢? 是柳永笔下“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亦或是李宗盛歌里“往事像一场梦,将我的心轻轻触动。从前的我没法懂,人生路怎么会困难重重?”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临走前,我们把自己的心意给了同学的妹妹,并嘱托她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不要客气。同学的家人连忙感激,他的父亲长叹一声:“我们家阿魁有你们这么多关心他的同学朋友,说明他会做人,老天爷让他顺利度过这一关吧!”“一定会的”我们不断地宽慰着。
说罢,我轻轻的抱了抱同学的母亲、妹妹和女朋友,共乞盼她们共同爱的那个男人早日苏醒。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不过这一次,父母不想目送,惟愿上天犹怜,许孩儿一世安稳。
所谓手足情深,不仅仅是年少时的追逐打闹,更是在这个人情淡漠的社会,多一份眷恋,多一份依靠。
所谓爱情,不应当只是柴米油盐的平凡和,更希望在这个“车马不慢,爱情泛滥”的社会,多一份“生死契阔,与子成说”的笃定,多一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虔诚。
夜已深,班级群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这个时候是最适合回忆的了,过往的坎坷、跌宕起伏一幕幕重现,不再是自怨自艾,内心充斥更多的情绪是感激。
感激那个在逆境中向上生长的自己;感激患难中不离不弃的挚友;感激雪中送炭的亲人和同学;感激不惧世俗眼光的爱人。冷漠之人,固然有之。感激,从未有之,但亦不再憎恨。心怀善意,乐从心来。
阴霾尚在,却已不足为惧,无需刻意培养某些兴趣,讨好他人;无需追名逐利,逢场作戏;无需张扬肆意,标新立异。
低落时,就去看看大海,看日升日落,看水天一色;惆怅时,就去江南小镇转转,看小桥流水人家;孤单时,邀上三俩好友,倾心畅谈,亦或是在闺密群里牢骚几句,喜怒哀乐,不必压抑。好在这一切,我都经历着,心灵少了些许晦暗,平添了几分敞亮。
同学是个乐观的人,此刻,他还躺在病床上,呼吸机有规律的波动着,可他的家人煎熬着,痛苦万分。不曾想,如此年轻的我们,竟然也和“心肌梗塞、猝死、脑溢血”这样凶猛的疾病扯上了关联。
我们没了,工作单位会很快找个人来代替,所有的伤痛只会留给亲人和朋友。
若是不善于与能量太大的人相处,那就独处,免得给心里添堵;若是工作让自己陷入困境,无公平可言,那就少加点班,少熬点夜,让自己的身心更自由。
阅读吧,在书中寻一方净土。
奔跑吧,给自己一个强健的体魄。
旅行吧,遇见更豁达的自己。
最近迷上《大悲咒》和民谣,风格迥异,却不谋而合,简单纯粹,直击人心。
愿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一切安好,无灾无难,岁月温柔以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