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723326/4005552165084f78.jpg)
- 1 -
有人说,人对时间的感知取决于自己已经经历的时间长短。你岁数越大,每一天的时间在你已经体验过的生命中所占的比例越小,你就越没感觉,所以人越老越觉得时间过得快。
而我常常觉得,人对时间还有另外一种特别的感知,与生孩子有关。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一天都很充实,没有闲下来的时刻,可是回首只觉时间如一道白光划过,大多深刻的回忆都围绕着这个孩子,没有自己,愈发觉得快得不真实。
这在大多数女性身上表现得比男性更为明显,因为身为母亲的她们是孩子日常的主要看护人。
在大家的想象中,画面总是如此美好。母亲与孩子一同在海边尽情奔跑,在游乐场开怀大笑,在街头俏皮摆拍,夜晚窝在被窝里讲故事。
可是一旦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无法挽回的意外,所有美好的回忆瞬间变成噩梦,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吗?
对面对重大的人生悲剧时,一个人的时间就永远停留在那一刻,再也不会往前流动了。余生只有两种下场,不断想起过往,像用刀一次次割开伤口,要么痛到极致选择轻生,要么忘掉剩下来的生命的意义,为了未尽的责任而生存。
能不能够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还取决于内心能否自我宽恕。
所以,双胞胎女孩在青岛海边不幸溺亡,她们的母亲一定宁愿当时母女一同离去。而写出《世界正在惩罚看手机的父母》这样标题的人,又是什么样的心态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3326/a795d8d24b899e4f.jpg)
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是标题党,内容另有乾坤,后来我发现,真的有许多人是认真地把这件事情怪在父母看手机头上。
忍不住开始沉思,为什么明明是一场悲剧,当事人却要受到这么多的指责?
因为许多人自恋。
对于天灾,可以表现出充沛的同情心,但对于疏忽犯错误的人,却严加苛责,就好像自己一辈子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在我看来,"既然做不到细心,为什么要生孩子"这种站在道德至高点上的指责,就与“你这么穷,有什么资格生孩子”的言论一样无耻。
- 2 -
养育孩子是一个巨细靡遗的过程,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失误,我们可以不断警戒,却不应过于苛责。
每一位初为人父母的夫妻大概都深有体会,在老人家眼里,子女带孩子的方式永远是不靠谱的,好像我们不是孩子的亲爸亲妈,我们会让孩子饿着,渴着,摔着,病着。
气急了,他们还常常告诉你,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事实上,我们都有心中判断的度,自认为不会引起什么严重的后果。
但是同样不经意的行为,也确实有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灾难的。你要根据何种逻辑对他们进行“惩罚”?
有的妈妈在侧躺喂奶的过程中睡着了压迫婴儿导致窒息的,是不是身为人母都要发展出自如控制睡眠的能力,否则就会被这个世界“惩罚”?
有的父母是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导致孩子无人看管发生意外的,是不是解决不了“努力工作陪不了你,不去工作养不了你”这种矛盾,就要被这个世界“惩罚”?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3326/cb984665d5fbd682.jpg)
著名的55度杯的设计师和创始人贾伟在一次演讲中讲述,女儿两岁大的时候,大人用她的水壶装了刚烧开的水放在桌子上,本意是让她够不着。可是忘了水壶的挂绳离桌边很近,小女孩一拉挂绳,整杯开水劈头浇在了孩子的脸上。
孩子娇嫩皮肤上的伤痕和撕心裂肺的哭声让父亲痛苦万分,整个急救和治疗过程全家人不堪回首。要知道,幼童被开水烫到这件事情可大可小,监护人也绝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如果这样一桩意外,被强大的新媒体以“世界正在惩罚乱放开水的父母”为题大肆宣传一番,我们今天可能就看不到摇一摇就降温的55度杯的神奇了。
悲剧就是悲剧,悲剧是小概率事件,没有人能准确地预测,并不因当事者是否有过错而改变其性质。
对于悲剧,我们最应有的态度难道不应该是同情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3326/293395087dff629e.jpg)
没有孩子的人永远不会明白,为人父母需要有多少如临深渊一般的警惕。
幼小的时候喝奶粉要警惕,打疫苗要警惕,马路上要警惕,小区里要警惕,大一点了上幼儿园要警惕,上学也要警惕,好不容易放个假,如今夏令营更要警惕。
双胞胎十岁了,在海边玩沙,大人放松一下看个手机怎么了?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这么做呢?
前天晚上在深圳机场,航班延误许久,陪孩子看了一天插画展,我已经有点眼神迷离,精神恍惚。
我只是看了一眼公告牌上关于延误的说明,一回头,就找不到布丁小姐了。
在人群中找了一分钟,忽然看到她就在不远处,站在机场工作人员的柜台前垫着脚尖对人家大声说:“你能给我妈妈打个电话吗?”
事后,我脑子里翻江倒海一般不能平静。
女儿七岁半,我在机场是不是应该时时刻刻握着她的手,理论上是的,但是做得到吗,包括在书店、餐厅、登机门前,总有放开的时候。如果就这样走丢了,该怎么办。
她带着电话手表,在家打电话打得溜溜的,可是关键时刻居然忘了用,是不是我教得不够好不够仔细,或者应该在家里多演练几次?
还好她记住了我的话,懂得立刻找工作人员。但万一就在这一分钟内,她被居心叵测的人强行带走,我该怎么办?
我一直以独立自居,常独自带女儿出行,是不是太放肆,太大意,下次爸爸没空的时候是不是应该老实呆在家里?
想着想着,心脏都快停止跳动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3326/98ea7e34cc541e6a.jpg)
看见关于悲剧事件的各种解读在朋友圈刷屏,我心中更加不敢放松,带孩子时几乎连一眼手机都不敢看了。
这个时候我只觉得,这么严苛的不放松,加上社会坏境造成的这么沉重的警惕心,才是这个世界对我身为人母最大的惩罚。
惩罚我单身时的潇洒自由说走就走,惩罚我曾经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大言不惭,惩罚我生孩子前爱惜自己胜过一切的自私傲慢。
朋友silver在自己的公众号中曾撰文《不生二胎,是我对自己最大的善意》,我迅速留言——这是我对全家人最大的善意。
世态如此,在我成为超人以前,不要跟我谈论这个话题。
- 3 -
在新媒体刚刚兴起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我们国家的言论自由又迈出了一大步。现在看来,每件事情都有正反两面。
有了新媒体,借助网络的力量,舆论的传播速度更快更直接,在一篇文章被删帖以前,民众已经可以获得一些在传统渠道根本接触不到的信息。
但同时,为了圈粉,不负责任的言论也往往被迅速传播,而在浅层阅读的人群中,情绪确实是非常容易被煽动,转发数于是呈量级地往上升,事件中的人物就这样被消费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3326/43637318d4b3f869.jpg)
韩剧《匹诺曹》中,男主角的父亲是一名消防队长,在一次救火任务中失踪,其队员壮烈牺牲。因为火灾另有隐情,财团负责人以利益诱惑当时颇有影响力的媒体记者,将报道重点引导至消防队长可能指令不当,甚至临阵脱逃,导致队员牺牲,连串报道激起了全民公愤。
民众不再关心火灾的真相,转而攻击男主角一家,所有人都认为,你们家的人有错,导致了他人的死亡,怎么都不自责,怎么还有脸活下去。
于是年幼的男主角,与母亲,读中学的哥哥,一家人在舆论的压力中受尽委屈。母亲连到菜市场都被辱骂,没有人肯把菜卖给她,生活艰难与精神压力双重折磨之下跳海自杀,哥哥也因仇恨沦为杀人犯。
男主角成年后,结局当然很励志,找到了父亲的遗骸,还父亲名誉,也惩罚了当年左右舆论的恶人。
几年前我看这部片时,还只是沉迷李钟硕的颜值,对这种虚构的情节并不十分在意。
可是现在,我却开始越来越相信,舆论是道德的武器,也可以是杀人的工具,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帮凶。
齐悦梦想社群第9篇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3326/46bbf3f630d09f6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