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任何事都要尝试两次——读“牛津通识读本”之《尼采》

任何事都要尝试两次——读“牛津通识读本”之《尼采》

作者: 小洛与鞋带 | 来源:发表于2024-07-15 13:41 被阅读0次

    本书作者认为,“尼采一生的根本关注是痛苦与文化的关系,⋯人生的根本性痛苦,即生命意义之缺失,这既是折磨他自己的最大个人问题,也是被他后来定义为虚无主义的最大时代问题,而他寻求的则是一种能够为生命创造意义的文化,或者退而求其次,一种勇于担当生命之无意义的文化。”

    传统道德对抗痛苦的方式是尼采所深恶痛绝的,一种是同情,企图通过剥夺个人在痛苦面前的尊严来消除痛苦;一种是禁欲主义,企图通过扼杀生命的本能来消除痛苦。他所关心的是伟大而不是善,伟大包含对痛苦的肯定和有效利用,善则一味企图消除痛苦。

    作为尼采哲学的简明导论,在我看来本书具有如下三点特色:

    一是强调尼采提出的问题而非答案。

    为何是真理而不是非真理?是何种内在于我们的东西促使我们寻求真理?是否像否认道德一样否认非道德?(正如否认道德是否认它的前提一样,否认非道德是否认这种感觉具有任何真正的理由。)遭受痛苦之人真正需要的是同情还是痛苦?(把我们引入歧途的方式都是冠冕堂皇,极为“道德的”。但追寻自我的道路往往孤独,不会有感激和温暖。)

    二是给予读者一种阅读的方法(对于尼采初学者如春雨之于土地)。

    如何读《悲剧的诞生》?

    “《悲剧》开篇即节奏明快,并且这一势头从未减缓。首次阅读最好尽可能加快速度,一个不错的方法是跳过那些晦涩难懂和明显游离于中心论点之外的部分。这样一种初读的方式当然包含不加深究地接受,但第一遍通读就采取批判的视角难免使人烦躁或倦怠。感受贯穿着《悲剧》全书的流动性十分重要,在某种程度上,流动性也是该书的探讨主旨所在。”

    如何读《不合时宜的沉思》?

    “⋯⋯它探讨的话题和马修·阿诺德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极为相近,两者连措辞都令人惊讶地相似。因此,最有效的阅读方式就是将这篇文章与阿诺德的那本浅显而又颇有影响力的小册子一起阅读。文章中包含着尼采最富启发性的一个新词,‘文化庸人’,即那类知道自己应该知道的,并且确信这不会对自己造成影响的人。”

    如何读《人性的,太人性的》?

    “该书共包含九章,每章都有一个非常笼统的名称,分成638个编有序号的小节,其中许多带有标题。和所有其他以这种模式写作的书一样,这部书读来十分费力。各节虽是按主题划分,但尼采常常允许自己在其中自由发挥,连珠炮似的向读者提出某些话题,随后又迅速用其他话题将这些话题替换,这样一来,读者根本无法记清读过的内容,这令人十分沮丧。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对那些印象尤为深刻的小节作标记,以便回头查找。尽管采用这样的模式有些冒险,但它却构成了尼采写作策略的一个关键因素。”

    如何阅读《曙光》?

    尼采说:“本书不是用来通读或朗读的,而是用来随时翻阅的,尤其是在外出散步的路上或旅行的途中。你必须能够一次次埋下头去再一次次抬起头来,直到发现身边的一切都变得陌生。”

    “尼采的建议听起来不错,但若全然照做,读者将永远无法通读全书。因此,类似于他以前的作品,一个阅读的好方法应该是:先慢慢地通读全篇,然后,如果可能,再采纳尼采的建议。不过,也许尼采并不在乎提出好的建议,而是意在嘲讽。因为正是在这部被研究得最少的书里,尼采回到了一生之奋斗的伟大道路上。这部书甚至可能是奋斗正式开始的地方⋯⋯”

    如何对待遍布尼采著作中的箴言?

    “箴言⋯⋯有着一种日神式的品质,暗示着可以将经验包裹在一个个简洁而又引人注目的形式中。所有好的箴言式作品读来都使人疲倦,因为读者必须完成作者的一大部分工作。作者提供了一个句子,读者就要把它扩展成一个段落。尼采曾说,他要以一页篇幅写出其他人得用一本书表达,并且还没有表达清楚的思想。然而,尼采渴望使用的那种箴言或准箴言具备改造读者意识的效果:换言之,它们有着与诸如拉罗什富科的格言警句相反的效果。尼采身上最显著也是他最擅长的一点是,将经验从以往的束缚中反向释放出来:他的颠覆、戏弄和侮辱使我们不仅因为自己的生存方式,并且因为我们自满于拥有实现自我的最佳范畴而感到羞愧。这些表述并不单调乏味,也不使人感到厌烦,因为它们引导我们朝向一种强化了的意识,即意识到我们有可能逃离常规,不再固守自我。⋯⋯他们让读者因羞愧而颤抖,但并不期望读者会因此变得与以往不同。”

    三是从何种角度理解他对瓦格纳、康德、叔本华、苏格拉底的无情批判。

    “大多数尼采批评家都乐意看到尼采最终成为一个瓦格纳反对派,大概因为这样一来他们认为自己就不需要对瓦格纳有太多了解。”这就像我们一听到海德格尔这个名字,首先想到他是一个纳粹哲学家,贴上这个标签之后,我们仿佛就站在了天然正义的一方,而前者的哲学理所当然应该被扫进历史和哲学的废纸堆中。我们不必再了解他,道德感蒙蔽了我们,诡异的是,这恰好掉入了海德格尔所批评的沟壑之中,我们操劳于“存在者”而非“存在”,离真理越来越远。

    事实上,“瓦格纳比其他任何人,包括苏格拉底、耶稣以及歌德,都更多地成为尼采作品中的主角。⋯⋯如果尼采一直是一个瓦格纳崇拜者,他就无法忠实于自己,只有在忍受了决裂的极度煎熬之后,他才保持住真实的自我。”“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只有在紧跟崇拜之后的批判、决裂,那个“吾师”才对我们具备真正的价值,如同胡塞尔之于海德格尔,罗素之于维特根斯坦,康德之于费希特,柏拉图之于亚里士多德,前者并非后者的敌人,而是后者前往真理巨塔的阶梯,后者负重前行,把自己变成后人的阶梯。

    在《杜伊诺哀歌》的开篇,里尔克写道:“因为美无非是/我们恰巧能忍受的恐怖之开端,/我们对它充满敬畏,则因为它宁静得不屑于摧毁我们。”作者说这首诗表现了《悲剧》的基本思想。“这一思想至少令人感到不安,甚至是厌恶。它决然地抹掉了崇高与美之间长期以来的差异,将前者纳入后者,并成为其中的首要元素。⋯⋯他纠缠于一种景象,即世界将成为一片恐怖之地。”

    也许尼采的哲学对于我们就是一片恐怖之地,充满悖论、痛苦、死亡与复活、道德及其不满、主人与奴隶,仿佛之前的形而上学全都需要扫地出门。也许我们获得的唯一启示在于对任何事物都不要固执己见,尽管可能刺目的事实恰恰与之相反。

    获得启示的过程需要遵从昆德拉的教导:“偶然事件具有了重量是因为它们发生了不止一次,而‘发生一次就等于没有发生’,或者更恰当地说,‘任何事都要尝试两次’⋯⋯”就是说,当我们企图通过尼采的世界获得某种认知的时候,那些箴言,那些全部的哲学著作,我们至少要读两次。

    需要警惕的一点仅仅在于,哲学不必让我们以为高人一等,尽管这种论断的反面可能更值得我们审慎的思考,因为重点在于自我、个性、风格。“一群极为相似的人与一堆毫无差别的艺术作品一样乏味和多余。如果以上帝的眼光来看世界——这正是某些时候尼采假装采用的角度,结果可能就是对‘芸芸众生’感到厌倦;如果人们确实太过相像,任何人都会感到厌烦——到一定程度,情况很可能是观点一致的人也会让人感到无聊沉闷。然而,也大可不必由此走向另一极端,要求所有人都尽可能具有最鲜明的姿态。从定义上说,卓拔超群是一种稀有的品质,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多数不拥有或不渴望它的人,应该受到鄙视或被清除。”

    评价:4星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任何事都要尝试两次——读“牛津通识读本”之《尼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jh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