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编号:097
晚上读杨天真老师的《把自己当回事儿》,其中一段谈到了关于员工离职谈话的事情。
员工的一句话——“那你直接开除我吧!”,是这一小节的开始。作为每一个老板遇到这样的情况,说明沟通已经不太友好,员工明显在表达自己的不满。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想?
如果不冷静的话,我想你会被激怒或者无奈,此刻对方既然说出了这样的话,很明显是在表达自己的情绪,为什么会生气呢?因为这个时候,一定会听到,你对他(她)工作的描述,所表示不满,或许羞愧,或许否认,总之,会试图阻止你进一步的阐述。
这是人之常情,大家都喜欢被赞美肯定,但没有一个人喜欢被指责。对方会认为,都被你评价到这种地步了,明白这不是找理由“开除”我吗?与其让你说我,还不如我提前终止这样的“侮辱”。
“开除”这个词,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单方面的价值碾压。在日常的工作中的确也是如此,员工经常没有按照所设定的要求做完成,就会有被清除的可能。
而这样的离职谈话最好的结果,则是达成双方彼此的认可,不受伤害的开启新的历程。
需要离职的员工不一定不是优秀的员工,但一定是不适合当前岗位的员工,也许在其他的岗位中很适合,也许在重新休整,深造学习后会胜任更多的岗位。作者在书中说了四步法和一个重要的原则,我觉得非常有启发。
第一步,让对方选择对方认为合适的语气(让对方有掌控感),一起分析当前的状况。
第二步,了解或帮对方树立更长远的人生目标,站在更远的时间节点,更高的维度来分析当下的工作与未来目标的关系,让对方感到是否在与自己的目标背道而驰?
第三步,希望达成共识,而这个共识是对方发现并提出的(继续让对方有掌控感)。这个共识是最终决策的依据或前奏。
第四步,真诚地给出建议,让对方感知,这个决定是双方当下最好的选择。
最后这一步有些人可能不好把握,很容易会表露出“这是为你好”的感觉。这也是我们在和别人聊天或者帮别人分析难题的时候,常常无意中表露出来的一种心态。
而这种心态一旦出现,双方就变的不平等了,对方或多或少有一种被压制的感觉,被怜悯的感觉或者其他感受,会让原本愉快的谈话,变得有那么一点瑕疵,甚至谈崩。
很多沟通场合,彼此相互尊重、平等是很重要的,越是希望达成目标的一方,越要想办法给对方营造一种对方掌控局面的感觉,不能出现“这是为你好”的微妙倾斜,而是需要彼此都感受到“这对我们都好”的感觉。那么最终的共识结果,就是双赢。
其实再往前想,从一开始就需要有这样的意识和态度。
像离职谈话,这样如此可能让人痛苦的沟通,在真正平等,真正尊重对方的原则下,是会有双方满意的共识的。
那么,再想想我们平时的沟通,无论是亲子之间、夫妻之间、同事之间,都会因为一个不对等的“都是为你好”,做出了多少伤害别人,同时可能自取其辱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