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923/a48626cd952192a8.jpg)
1
一个往常走动不多的远方亲戚要来,接罢电话,怎么也想不起此人的名字,摁下记忆键搜索好半天也白搭。没办法,正好硬着头皮接待“无名氏”了。
倒也不是有什么要紧事,叙谈一阵,走了。送至楼下,拜拜。
返回,一进门,那个千唤万唤不出来突然闪电般呈现在脑屏幕里。狗日的,这不是欺负人么。
2
教书几近一辈子,教过的学生前来探望咱很感激。不过有一大怕,怕曾经的一个普通学生,现在的一个油腻中年往那虎虎势势一站:x老师,你还记得我吗?
只好苦笑着老实招供:一下子真想不起来。
接下来彼此就有点点尴尬了,没办法。教过的学生少说也过千了,咱就是这职业嘛。别说一个人翩翩少年时与挺个将军肚的中年早就大不一样,即便体型面貌变化不大,你又不是李白杜甫白居易,凭啥就得老师记住尊姓大名?
就不能进得门来(或电话里)先自报来历:我是xx班的谁谁谁,是你的学生。
——不行吗?
3
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 。”本义:标志家族系统的字。不过,很明显,这个家族或氏族是在母系社会时代。
母系时代的这种“姓”氏制度或习惯没什么不好,譬如一母同胞的一大帮子女,一血缘为纽带,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共同生产劳动,狩猎纺织,适应环境,繁衍发展,真是其乐融融,似乎真不需要也不必在意这些子女们的父系来历。但人们很快发现,(在原始社会),男人才应该是这个社会的主宰,一者,男性与野兽搏斗的能力要远远大于女性;其二男人在狩猎以及部落间的战争过程中死亡率极高,侥幸活过来的就成了香饽饽;其三,因部落间战争,某一母系部落几乎全部灭亡,只有少量妇孺得以幸存,他们需要帮助,需要解救。人们终于醒悟过来了,需要确定这些不幸者的父系血缘。或者说,一个孩子由其母所生,这个女人的姓氏来历,氏族出身没问题清清楚楚,可这孩子父系所出呢,那就有点说不清了,所以,确定以父系为纵性谱系就很有必要了。中国如此,全世界的其他种族也大多如此。据说,中国是现在全球以父系为纵性谱系繁衍完善程度最高的国家,这为现代人种学,考古学,人类基因科学等等提供了可信样本。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高陵(即所谓的曹操墓)的发现引了不少业内争议,究竟是不是曹操墓,眼下缺乏一个十足有力的也是相关专家正在致力寻找的一个证据,即找到找到真正的曹氏后人,提取基因,再与高陵中的骨骼做DNA鉴定。
试着想想,一个家族,在繁衍过程中,时而以父姓为姓,时而又从母姓,那么,这个家族严格说就不是一个家族,家族的始祖哪来明显也成了一笔糊涂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