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一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长大成龙成凤。
大多数父母,只盼着,孩子长大后懂事,能自食其力就好。
D 就是后一种。
我们是曾经的同事。
姑娘时,她面如满月,洁白,娇小,话少。
工作认真,踏实,对人态度诚恳。
D 早早就结婚了。对方是一个军人,听说是军民联欢时认识,男孩追求,成为一时佳话,后顺利牵手婚姻。
也许,爱情使人盲目。第一次,也无半点经验,除了这个人,其他什么也不了解。
中原长大的男孩,机敏且能言善辩,这在恋爱时,是个强项。
步入婚姻,实实在在的生活,才正式拉开帷幕。
日子,从零开始,相当紧巴,但沉迷在爱中的女人,力量巨大。
不久,怀孕,生子。
当这些实质性生活,摆在眼前,D才看清,自己当初,是多么幼稚。
能说会道的丈夫,什么都停留在口头上,大到复员就业,异地调动,小到洗衣做饭哄孩子,通通不愿干。
当然,除了孩子乖时,逗逗乐。
可年轻人,不愿轻易服输,对未来,依然充满热望。
直到对方,出轨,矛盾开始激化。
当年不吭不哈的D ,在忍无可忍时,居理斥责。
巧舌如簧的丈夫,百般委屈,为爱,背井离乡,还要怎样。
谁也没有错,可谁又占了多少理。
一个屋檐下的夫妻,原本就说不清。
这样,一年年熬着,孩子小升初,丈夫又一次出轨时,D 对这桩婚姻,彻底失望,态度坚决地提出离婚。
二
经过一段拉锯战,这一对最后,劳燕分飞。
房子和儿子,属于D ,他当时正面临单位改制,之后下岗,回了老家。
一个女人,独自抚养儿子,工作,特别不易,但D 咬牙坚持着。只要孩子好好学习,自己苦点累点,没有什么。
可孩子,学习不好,又早恋,这让D十分 不安,反复劝说,讲道理,根本听不进去,依然我行我素。
所幸D 工作稳定,待遇也不错。
儿子高中毕业,勉强考了职业技术学院,又开始供大学。
前夫又成了家,工作断断续续,收入不高,儿子这面,一点也帮不上,离异后,一切费用,D 一人承担。
直到儿子毕业,D 才算松了一口气。但当地习俗,将来儿子结婚的婚房,是男家置办。
又开始辛苦的攒钱。
这期间,经人介绍,D又认识了后来的第二任丈夫。
这次可得考察好,再不能糊里糊涂嫁了。
三
面对长大的儿子,凡事都得商量,对母亲再婚,倒并不反对。
也许是自己有了女朋友,才更理解母亲。
终于,给儿子把房子卖下,又准备结婚一应物品。多年来,工资收入,奖金,兼职所得,搜罗的一干二净,总算把儿子的终身大事,办了。
这些年,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D患了高血压,有时晕晕乎乎,身体,开始走下坡路。
儿子上班,嫌钱来的太慢,又折腾做生意,几年时间,没挣下,反而赔进去不少。
正应了那句,大钱挣不来,小钱看不上。
银行贷款还不上,找妈,交暖气费,也找妈。
以为妈是提款机,只要提,就有似的,D 不堪重负。
年过三十了,还是不能独立。
前几天,我见了D ,年轻时的美丽,已不见踪迹,憔悴面容,难掩疲惫神态。
聊起孩子,不能理解:到底啥时候才能独立生活啊,心浮气躁,花钱手大,挣钱如今又这么难。
我建议,干脆分开过,没靠山了,就会自己想想办法。
四
由此,我想到,做父母的,在孩子成长阶段,不能光保证吃穿用度,教育,太重要了。
诚然,给孩子提供比自己好的生活,是每个父母愿望,但素质教育,更为重要。
社会上,巨婴的存在,是一种怪现象,做父母的,真不能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
种瓜得豆,谁人愿意。
对D 来说,如今幡然醒悟,再也不能大包大揽,不合理要求,必须坚决反对。
对儿子来说,面对现实,脚踏实地,才是当头棒喝,也是逐渐走向成熟的不二法门。
不管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都不可过分娇纵,否则,真是后患无穷。
望子成熟的过程,也是做为父母,不断学习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