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曰:“七月流火”,其实是说农历七月,也就是当“大火”星逐渐向西方流动、下坠的时节,天气就会开始渐渐转凉。
一年已经过半,在猴年马月之际,可还记得那年许下的心愿-“待猴年马月,我长发及腰,君未娶我未嫁,娶我可好?” “待猴年马月,升职加薪,我要数钱数到手抽筋。”。。。。。。
然而,现实呢?低头陷入沉思中,寒冷冬夜里相伴加班的咳嗽声,春日杨柳依依相随的清清鼻涕。。。。。。不由得浮现在眼前。
下一个猴年马月,还早。这一个,还在。从今天起,保重身体,以赡养父母,以抚育子嗣,以修身长全,尚可。
于是,我们请来了三伏贴君:
1. 三伏贴是什么?
三伏贴治疗也称为“天灸”, 体现中医冬病夏治的理念。
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南北朝,它是不用火,不用艾,而是用几种中草药研成粉末贴于穴位上,而达到灸治效果的一种方法。明代李时珍编的《本草纲目》也介绍了天灸疗法可以截疟。现在临床广泛应用的的天灸源于清代张璐的《张氏医通》:“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应有不应。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现在的天灸方法基本是在张璐的方法基础上逐渐优化而成。
2.为什么要贴三伏贴?
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 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三四十天。
中医认为天人合一, 在一年中最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三天(初伏天、中伏天、末伏天), 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的药物,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发生,效果极佳。
这些疾病病程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且易反复发作,正气虚时易诱发,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病员要有耐心坚持治疗。各地三伏贴的经验有所差别,但基本都认为贴药年限长,次数多,则其疗效高,效果就好,因此最好坚持多年“三伏”天贴药。
3. 三伏贴不宜人群:
疾病急性发作期、发烧、咽喉发炎、一岁以下幼儿、孕妇、肺结核、严重心肺功能不足、短时间内敷贴即会大量起水泡患、皮肤贴外用药容易过敏者等。
4. 三伏贴注意事项:
贴药处避免挤压,贴药后局部皮肤有轻度灼热感,皮肤出现红晕,这属于正常。一般贴药3-4小时后可将药物自行除去,切忌贴药时间过长。如局部灼热难受,可提前除去。贴药后局部起水泡可涂红花油。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搽烫伤软膏,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豆腐等。偶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搽抗过敏药膏,并戒食鱼虾、生鸡等易致敏食物,必要时去医院就诊。贴药当日禁食生冷寒凉辛辣之物。并用温水洗澡,忌入冰室。夏季出汗较多,注意不要滑脱以及污染衣物。
5. 今年的时间表供参考:
七月流火,猴年马月,三伏贴陪你共健康。
END
我是Lady晓蓝君。
读完我的文章有收获,记得打赏、关注和点赞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