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网上找不到李玉民的译本,只能用另外的版本代替摘录的部分, 要不然让我手抄我会死的,我也没时间做这个事情。但是从语句美感的比较下, 我能感觉李玉民的文字要好出很多。
以下所有都是我做了折痕的地方所摘录有感的, 记录一下。
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
——这是雨果自序的前言, 也是他写这本书的真正原因, 其实也适用于我们全世界的社会。从神学角度而言, 世界的败坏,贫穷,战争,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人的堕落, 罪性在人里头发动,创造了这些个悲惨的世界。这段话应该是悲惨世界被广为人知的一段金玉良言了。
冉阿让哭了许久,淌着热泪,痛不成声,哭得比妇女更柔弱,比孩子更慌乱。
正在他哭时,光明逐渐在他脑子里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光,一种极其可爱同时又极其可怕的光。他已往的生活,最初的过失,长期的赎罪,外貌的粗俗,内心的顽强,准备在出狱后痛痛快快报复一番的种种打算,例如在主教家里干的事,他最后干的事,抢了那孩子的四十个苏的那一次罪行,并且这次罪行是犯在获得主教的宥免以后,那就更加无耻,更加丑恶;凡此种种都回到了他脑子里,清清楚楚地显现出来,那种光的明亮是他生平从未见过的。他回顾他的生活,丑恶已极,他的心灵,卑鄙不堪。但是在那种生活和心灵上面有一片和平的光。
他好象是在天堂的光里看见了魔鬼。
他那样哭了多少时间呢?哭过以后,他做了些什么呢?他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从来没有人知道。但有一件事似乎是可靠的,就是在那天晚上,有辆去格勒诺布尔的车子,在早晨三点左右到了迪涅,在经过主教院街时,车夫曾看见一个人双膝跪在卞福汝主教大门外的路旁,仿佛是在黑暗里祈铸。
——雨果创造的米利埃主教如同巴黎圣母院的爱丝梅拉达一样圣洁,闪亮,无瑕疵,完全的义人。这一段长时间地记录了冉阿让因为米利埃主教的感化,内心无比的挣扎,最后淌着热泪,洗心革面。最后我们看到,他在主教大门外跪拜祈祷。
冉阿让原来是恶人吗?算是,也不算是。他本无大恶,只是为了满足一个可怜的小孩的肚腹而去偷窃面包,就被抓住下在监狱长达19年, 这漫长的19年让他对社会,对司法产生极度的仇恨,让他在性情和习性上渐渐地染上了所谓的恶。
我看到这个片段很动容,基督徒也许对此并不陌生。 这样的事情,时常发生在被圣灵改变的基督徒身上,他们因为看到自己的污秽与不洁,就在圣洁的神面前,痛悔认罪。我想,这是非基督徒,可能永远无法理解的一点。
马德兰站起来,尽管满头大汗,脸色却是青的。他的衣服撕破了,满身污泥。大家都哭了。那个老头子吻着他的膝头,称他为慈悲的上帝。至于他,他脸上显出了一种说不出的至高至上、快乐无比的惨痛,他把恬静自如的目光注射在沙威的面上,沙威也始终望着他。
—— 这里是冉阿让变善后的一次集中体现。此时的冉阿让已经化名为马德兰,并且成为了蒙特勒伊的一位市长,身处高位。此处的老头子正是割风先生, 老头子不喜欢冉阿让。 冉阿让面对的,一位是对自己有成见陷在危难当中的人,还有一双等待发现事实的沙威探长的眼睛盯着他。他完全可以不用挺身而出,但是里头的那个善的灵魂不允许他这样——知善而不为,在圣经里头就是罪。冉阿让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义无反顾面临着被揭发的危险去抢救一位对自己有成见的老人。也许在当前,他做的这件事让他陷入到后面不断的麻烦中, 但与此同时,在后期我们将会看到,在冉阿让人生最危难的时候,却也是这位割风先生救了他。所以, 我们可以相信,义的种子种下去,总有发芽的时候。
知善而为之,这是对基督徒很好的提醒。
芳汀的故事说明什么呢?说明社会收买了一个奴隶。
向谁收买?向贫苦收买。
向饥寒、孤独、遗弃、贫困收买。令人痛心的买卖。一个人的灵魂交换一块面包。贫苦卖出,社会买进。
耶稣基督的神圣法则统治着我们的文明,但是没有渗透到文明里去。一般人认为在欧洲的文明里已没有奴隶制度。这是一种误解。奴隶制度始终存在,不过只压迫妇女罢了,那便是娼妓制度。
它压迫妇女,就是说压迫柔情,压迫弱质,压迫美貌,压迫母性。这在男子方面绝不是什么微不足道的耻辱。
当这惨剧发展到了现阶段,芳汀已完全不是从前那个人了。她在变成污泥的同时,变成了木石。接触到她的人都感觉得到一股冷气。她以身事人,任你摆布,不问你是什么人,她满脸屈辱和怨愤。生活和社会秩序对她已经下了结论。她已经受到她要受到的一切。她已经感受了一切,容忍了一切,体会了一切,放弃了一切,失去了一切,痛哭过一切。她忍让,她那种忍让之类似冷漠,正如死亡之类似睡眠。她不再逃避什么,也不再怕什么。即使满天的雨水都落在她头上,整个海洋都倾泻在她身上,对她也没有什么关系!她已是一块浸满了水的海绵。
芳汀为了珂赛特,先是割卖了一头秀发,再是倒卖了牙齿,最后出卖了身子。雨果在这里想带领读者思考一件事:贫穷对妇女的压迫到底会有多悲惨。我们无法想象在一个贫穷的社会底层,人的心境会如何变化:是自甘堕落?还是身不由己? 我们无从判断。唯一我们体会到的是,贫穷的可怕远超常人的想象。
从历史、理性和真理的角度出发,僧侣制度是该受谴责的。
修院在一个国家,如果发展过多,它便成了行动的累赘,绊脚的机构,它应是劳动的中心却成为懒惰的中心。修道团体,对广大的人类社会来说,正如-树上的寄生物,人体上的瘤。它们的兴盛和肥壮正是地方的贫瘠。僧侣制度对早期的文化是有好处的,在精神方面它可以减少强暴的习气,但到了人民精力饱满时它却是有害的。而且当它已衰败时,当它已进入腐化时,正如层出不穷的事例所表现的那样,所有一切在它纯洁时期使它成为有益的因素,都变成使它成为有害的因素。
修院制度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修院对现代文化的初步形成是有用处的,可是也会妨碍它的成长,更能毒害它的发展。从组织和教育人的方式着眼,修院在十世纪是好的,在十五世纪开始有了问题,到十九世纪却已令人厌恶。意大利和西班牙在多少世纪中,一个是欧洲的光辉,一个是欧洲的异彩,僧侣制度这一麻疯病侵入那两个灿烂的国家的骨髓后,到我们这时代,那两个出类拔萃的民族只是在一七八九年那次健康而有力的治疗中才开始康复。
修院,尤其是古代的女修院,正如本世纪初还继续在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存在,确是一种最悲惨的中世纪的体现。修院,这种修院,是各种恐怖的集中点。地道的天主教修院是完全充满了死亡的黑光的。
—— 第二部的第七卷,我们看到了雨果的自我辩证, 关于修道制度或者出家制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矛盾。诚如和尚出家,修女隐修,这些宗教的隐修制度与社会制度的张力如何?我比较赞同雨果的一点是, 像基督教的修道制度,它一开始的存在是好的,出发点是教育,是更正确明白圣经。但是到后来,一种极端的与世隔绝的苦行产生, 就令人生畏了。公元初的犹太教也是一样, 当法利赛人起来的时候, 耶稣对他们的态度充满了彻底的责备和训斥, 他们是完全的律法主义和形式主义,他们将新酒装在旧皮袋里了。耶稣的到来就是要打破他们的旧有的、败坏的制度。中世纪的基督教也如此,马丁路德只不过尝试扮演了耶稣的角色:打破仪文律例,让真实可触摸的真理被每个信徒得着。
我们的信仰本该如此,破碎,重造,按着真理,借着基督,靠着圣灵,不断更新。
他外祖父把他撵走时,他还只是个孩子,现在他已是成人了。他自己也这样觉得。穷苦,让我们强调这点,对他起了好的作用。青年时代的穷苦当它成功时,有这样一种可贵之处,就是它能把人的整个意志转向发愤的道路,把人的整个灵魂引向高尚的愿望。穷苦能立即把物质生活赤裸裸地暴露出来,并使它显得异常丑恶,从而产生使人朝着理想生活发出无可言喻的一往无前的毅力。阔少们有百十种华贵而庸俗的娱乐,赛马,打猎,养狗,抽烟,赌博,宴饮和其他种种,这全是些牺牲了心灵高尚优美的一面来满足心灵低劣一面的消遣。穷苦少年为一块面包而努力,他吃,吃过以后,剩下的便只是梦幻。他去欣赏上帝准备的免费演出,他望着天、空间、群星、花木、孩子们、使他受苦的人群、使他心花怒放的天地万物。对人群望久了,他便能看见灵魂,对天地万物望久了,他便能看见上帝。他梦想,觉得自己伟大,他再梦想,感到自己仁慈。他从受苦人的自私心转到了深思者的同情心。一种可喜的感情,忘我悯人的心在他胸中开花了。当他想到天地专为胸襟开豁的人提供无穷无尽的乐事让他们尽情受用,而对心地狭窄的人们则加以拒绝,他便以智慧方面的富豪自居,而怜悯那些金钱方面的富豪了。光明进入他的心灵,憎恨也就离开他的意念。这样他会感到不幸吗?不会。年轻人的穷苦是从来不苦的。任何一个年轻孩子,无论穷到什么地步,有了他的健康、他的体力、他那矫健的步伐、明亮的眼睛、热烘烘流着的血液、乌黑的头发、鲜润的双颊、绯红的嘴唇、雪白的牙齿、纯净的气息,便能使年老的帝王羡慕不止。后来,每个早晨他又开始挣他的面包,当他的手挣到了面包,他的脊梁里也赢得了傲气,他的头脑里也赢得了思想。工作完毕了,他又回到那种不可名状的喜悦、景慕、欢乐之中,在生活里,他的两只脚不离痛楚、障碍、石块路、荆棘丛,有时还踏进污泥,头却伸在光明里。他是坚定、宁静、温良、和平、警惕、严肃、知足和仁慈的,他颂扬上帝给了他许多富人没有的这两种财富:使他自由的工作和使他高尚的思想。
—— 这一片段的主角是我们的马吕斯先生。马吕斯是一个有思想的青年, 他每一天的世界观,政治观,价值观都在更新,变化,这完全符合年轻人的情况。年轻人就像一块干瘪的海绵 ,当他被扔进一个水槽,他就会不断地吸收成长,充实自己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骨骼的人。所以年轻人最不能浪费的就是时间,尤其是学习的时间。
在一个动乱的社会中, 年轻人也遭受着不公正的压迫。一方面是要维持年轻人高贵的灵魂,一方面又要面对世俗社会对他的压榨束缚。我们的英年才俊马吕斯选择了坚持,也招来了贫穷。 这不是他的错,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社会制度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
马白夫先生的政治见解是热爱花木,尤其热爱书籍。像大家一样也属于一个“派”,当时,无派的人是无法生存的,但是他既不是保王派,也不是波拿巴派,也不是宪章派,也不是奥尔良派,也不是无政府主义派,他是书痴派。
他不能理解,在世上有种种苔藓草木可观赏,有种种对开本、甚至三十二开本可浏览,而偏偏要为宪章、民主、正统、君主制、共和制……这一些劳什子去互相仇恨。他严防自己成为无用的人,有书并不妨碍他阅读,做一个植物学家也不妨碍他当园艺工人。
马波夫先生是一个很可爱的人, 他与世无争,无党无派,他自有他自己的所爱的世界——书本。这样的人, 你不得不说,有时候也是一种恩赐。起码,这样的不争不闹的心境不是所有人都会有。尤其是生活在一个动乱的没有派别无法生存的时代, 马波夫先生却坚持自己的小世界。
面对贫穷、多党、战乱的社会, 马波夫先生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苦,但他从没有放弃过自己对书本对知识的热爱。有时候, 在苟且与诗和远方之间,我们的选择恰恰反映出我们的品质。愿我们每个人活着都能像这位可爱而又善良的老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