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摔跤吧,爸爸》 不只朋友圈的一味鸡汤

《摔跤吧,爸爸》 不只朋友圈的一味鸡汤

作者: julie猪 | 来源:发表于2017-11-02 19:49 被阅读28次
    《摔跤吧,爸爸》 不只朋友圈的一味鸡汤

    最近经常会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发表一些对《摔跤吧,爸爸》的观后感,其中绝大多数是好评,称这部影片让将无数金牌收入囊中、稳居奥运会金牌榜前三名、拥有大量素材的中国电影汗颜的不胜枚举。在异口同声的交口称赞中,我按耐不住,不顾结婚七周年的浪漫,在纪念日的夜晚拖着始终不同意看电影的老公冲进了放映厅。

    两个多小时的片长,一个简单的励志故事,传统的印度电影,缺乏铺垫的情感高潮,让我始终没法get到大家如此推崇此片的原因。也或许正是因为口碑过佳,导致心理预期过大,待到真正观影时感觉差强人意?

    其实影片的开端不错,一个为生活所迫放弃梦想的固执摔跤冠军,在固执的克利须那神的“捉弄”下,接二连三直至生下四个女儿。在男尊女卑严重的印度想让女儿延续自己的摔跤梦想,估计我们的主人公最开始连想都不敢想。当他准备把昔日的摔跤金牌悄悄放进抽屉,将梦想深埋在泥土里时,两个头破血流的“男子汉”带着自己的父母亲来家里讨要公道。   

    在我们的主人公得知是女儿将两个男同学打得鼻青脸肿、无奈求父母为自己撑腰时,他脸上的豁然开朗告诉我的不仅是他想让女儿继承自己的衣钵,更为重要的是,他内心决计不歧视女性。他认为女儿不仅一样可以像男性一样练摔跤,甚至还可以打败那些抱臂而立,满身肌肉的男性。这份父爱,在童婚比例高达20%多的印度,似乎更加的难能可贵。

    于是我们的主人公开始高强度地训练自己的女,这在女权意识早已觉醒的中国,在体育精神日渐被解构的当代,似乎是每一位中国父母都难以接受的。因喜欢而热爱,因热爱而追求,强身健体,在不损害健康的前提下进行体育锻炼,这是如今大多数中国父母为自己孩子所选择的体育之路。所以16年的里约奥运会最热门的不是谁谁又获得了金牌,而是傅园慧的表情包与王宝强的离婚案。

    村人的白眼,同学的嘲讽,高压的训练让两个女孩决定反抗,她们拨乱父亲的闹钟,自制运动后的“满头大汗”,故意输给表哥,假装受伤……

    为了让两个女孩幡然醒悟,电影安排了一场14岁女同学的新婚典礼作为姐妹二人的觉醒仪式。婚礼上,暴怒的父亲,沮丧的女儿,兴奋起舞的老新郎,悲伤痛哭的小新娘,交错出现的影像,残酷无情的现实,让两位女孩明白摔跤不仅是为了实现父亲多年的梦想,更是为自己赢得不一样命运的唯一选择。

    或许深处其中才能体会印度的男女不平等到底有多严重,但是,作为一个早已接受男女平等观念的异国人,我对两个女孩的顿悟感到有些突兀,那个14岁新娘简单的几句话似乎不足以使姐妹二人认清眼前发生的一切,完成由为父亲到为自己的转变。

    其实这种突然的感觉后边还有几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大女儿打败澳大利亚宿敌、夺得英联邦女子摔跤55公斤级冠军奖牌的时候。当女儿一遍又一遍在观众席上无助地寻找父亲的身影时,当她望着曾经连续让她首轮出局的对手时,当这个对手领先超过4分、整场比赛还剩不足30秒时,她的内心得集聚多大的力量才能让自己勇敢地面对这一切,站起来,打败她。

    这是全片的情绪至高点,可是情感累积的明显不够,只用儿时父亲强迫自己独立下水游泳的片段一笔带过,这样的情节铺垫使得她举起拳头的力量也似乎绵软起来,没有牵引出观众,至少是我的热血澎湃。随后的胜利与夺冠似乎也就平平无奇了。

    当然情节上的不完美,不能够说这不是一部好电影。荣归故里的大女儿的“弑父”举动,与夺得冠军时父位的缺失,电影中随处可见的女性独立观念让这部电影在印度女性解放上的贡献远远大于电影艺术本身的成就。

    或许,我不应该苛求更多,毕竟在男女都要分开乘车的国家,有勇气拍这样一部电影就值得被肯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摔跤吧,爸爸》 不只朋友圈的一味鸡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ua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