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相信对这一句话大家都不陌生了。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次创作,那么无论苟且还是诗或者远方,那都是灵感,那么读者又是谁?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个问题在脑海里演义上千遍之后,答案还是模糊的。小时候还在念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发到大家手里的橡皮泥,被各自捏成不同形状的,有小动物、飞机、轮船、汽车也有人物,我以为那时候生活的读者是我自己,我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力给我自己任何想要成为的东西;长大后不会再像小时候那么天真了,想要得到的东西依然很多,可是变得不那么简单。拥有了一辆小汽车,如果不是赛车迷或者娱乐事业从事者,绝对不允许把它装饰成炫酷的样子;拥有了一份正经工作,我们的朋友圈,我们茶余饭后的闲话家常都会围绕着与自己相关的东西展开,并且受限从而生怕与自己形象不符合,在我以为这样的“创作”,读者不再是我们自己,好像更符合逻辑了,是认识也或者不认识我们的所有人。
怎么样才能做好一个出色的作家呢?是遵循自己的原则做一个“孩子”还是一个懂得思考的“成年人”。也许前者会让我们失去诸多读者,粉丝们会说他只会考虑自己,不顾我们的感受,而后者注定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时间久了初衷难免也会褪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话虽如此,可是后半句“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如果我是“生活”的作者回归本源,如果把我的生活比作一次创作。那么这是一次无法修改的创作,没有这么多废纸让我揉成团,没有事先准备的铅笔涂涂改改,无论是绚丽夺目还是暗淡失色,作为孕育它的人,我应该懂得接受。最资深的读者,最忠实的粉丝无非是衣食父母、结发夫妻,其次再是挚友、知己。快乐的时候与他们一起分享我的战果,此时生活便成了远方靓丽的风景线;难过的时候,把话说给懂的人听,愿意倾听的人听,此时生活便是一首诗。至于眼前的苟且,那是夜以继日自己雕刻自己的过程,可以共享但是不会张扬,懂的人很少,懂且能给予帮助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否则之后的分享怎么又会独特,怎么又会让读者觉得新鲜?
如果我是“生活”的作者时光荏苒,光阴似箭。2013年的今天,考场里撰写作文的人是我,早已忘了当年的作文题,我只记得我完成了自己交给自己的任务了。如果那一场博弈没有旁观者,也许我是幸运的;即便是有,我的读者里也无一不为我高兴的。把未来的诗和远方交给读者,把现在苦练功的苟且自己去沉淀。
还记得去年的作文题目是《浙江精神与浙江人》,也是思考了一下就奋笔疾书的我,今天还是一样的兴奋。莘莘学子们,高考不是改变人生的唯一途径。十年寒窗苦读,不仅仅是为了这三天,更多的是去换一生的底气,成功了别骄傲,这只是起点;失败了也别气馁,五年十年后有比这次更值得一提的事,学无止境,高考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