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卡,就该吃饭了。心想着,自己回家做吧,又犹犹豫豫拐去了食堂,为生活中的小事纠结是我的特点,但无妨,大事果断就行。
等着打饭,长长的队伍过后,等来的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饭,没有可口的菜,如何下米饭?为了表示对袁隆平院士的缅怀,强忍着吃完。
营养家建议,早餐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平民,晚餐吃得像乞丐。我却颠倒次序,随心所欲的吃,有时晚餐吃的像皇帝。生活中的人和事由不了我主宰了,吃饭还由不得个我?就是减肥,也得吃好饭才有力气减吧。
大部分情况,我对吃饭没多大兴趣,就是完个任务,维持个身体能量。
吃饭是本能。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可不是为了吃饭。
苏格拉底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意思是,做人要有追求,有追求就有痛苦,什么追求也没有的人,只能像猪一样活着,失去了做人的意义!
原生态家庭的饮食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也很大,基本上孩子只能随父母的口味吃。我的孩子和我一样,至今保留着只吃米饭,稀少吃面食的习惯。所以有些孩子就长成了父母的样子吧。
记得某个夏天,为了冰箱仅存一点冷冻空间,我毅然选择了粉条,丢弃了昂贵的大虾。现在流行“山珍海味不如粗茶淡饭有营养”的说法,我的行为是不是“着象”了?这是刚刚在《天道》里看的一个词,生活中总想拿来用一用,是不是又着象了?
生活年长的夫妻,到老了也长成了相似的模样,也是常年吃一锅饭的缘故吧。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山珍海味有时也抵不过家里的粗茶淡饭,更不及人生有味是清欢的恬淡幸福!
故而由饭想到了饭局。
活了半辈子,大大小小的饭局参加过不少。有工作饭局,同学聚会,家庭饭局,局中局……
同学聚会虽怡情,友情互动间,陪笑陪说间也会陡然生出“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的感慨,奈何人生在世,世态炎凉,混圈子的年代里,岂能不想报个团取暖!
陌生人饭局最不愿意参加,逢场作戏吧,你得调动大脑、口、眼、耳、鼻、手脚 表情全身的器官来配合,一顿饭吃下来,心力交瘁。
求人办事饭局,有时是工作需要,面对主客夸夸其谈,或者自以为是的口才炫技者,手足无措地听着,思绪早已飘向远方,更是如坐针毡,六神无主,往往是办不了事情,白白的受了一场苦。
曾听说过一位长期在各种饭局中纵横的吃客说到吃饭的档次与境界:“草根饭局在于饭,精英饭局在于局,名人饭局在于人”,有一定的道理。
一场好的饭局组织,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需要很高的情商,其中蕴藏着很大的学问,特意买过《中国式饭局》这本书,书中深刻解读了中国式饭局中的道、法、术,完全掌握需要一定的功力吧。
以我看现在饭局最重要的还是人,合意的吃什么饭都是无所谓的,不一定是高谈阔论,彼此心意相通,二两小酒,简单的几样特色菜足矣。
晚清诗人吾庐孺有一首诗《饭局》:
自笑平生为口忙,朝朝事业总荒唐。
许多世上辛酸味,都在车尘马足旁。
饭局,吃的是饭,品的是局。我既吃不好饭,也应付不了局。
只好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障碍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