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陪孩子终身成长》

《陪孩子终身成长》

作者: 向阳i | 来源:发表于2021-02-12 13:51 被阅读0次

书名:《陪孩子终身成长》

作者:樊登

豆瓣评分:7.8

阅读感悟:

挺长一段时间没有阅读跟家庭教育相关的书籍,有一种对话的感觉。去年买了樊登会员听书,再一次读樊登老师写的书,就像和老师面对面交谈,分享他过往的经验。

虽然还没还未结婚生娃,但阅读这一本书对我来说还是有很大的感触。与其说我想提升自己专业相关的能力,不如说在书中找到了一些疗愈自己的方法。

这本书就像一个智者,告诉我过往遇到的某些问题,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通过实践的方式来解决心中困惑已久的问题。

和大家分享两点收获:

1.培养成长型心态

培养成长型心态,第一,学会从挫折中学到东西,强调从过程、经验中学习。

第二,和孩子建立无条件的爱和价值感。出门在外或是身边的例子,常常听到这样的话:我们家孩子就是这样,他总是不会,说了还是不会……

其实,这在无意中向孩子传达了固定型思维的心态,没有给孩子带来自我价值感。

最典型的莫过于对即将考试的孩子说:如果你考到前三名,就可以……

亲子教育中的第一支柱是无条件的爱。真正的爱是不需要交换的。只有家长无条件地给予孩子爱,孩子才会对你无条件信任,无条件的依赖。

2.修复与父母的关系

不曾想过,修复与父母的关系是我当下的课题。三年以前,和父母的关系非常融洽,我们可以保持每周通话一次,聊的时间挺长也很愉快。三年后我却发现和父母的关系有些淡了。

卡尔·荣格说:“潜意识如果没有进入意识,就会引导你的人生而成为你的命运。”

读到这里,痛苦的同时,我感到庆幸,庆幸在痛苦的时候学会了反思。

之所以感觉到和父母的关系变淡了,是因为过去的自己为了让他们放心,把所有的委屈、不满都藏在心里,给他们一副我很好的假象。

时间长了,我却没有办法把它继续藏在心里,更希望真实的做自己,想把自己过去这么多年的不满表达甚至发泄出来。

修复和父母的关系需要三个阶段:觉知、学会接纳、改变

去年我已经对这件事有所觉知,目前还处于接纳与改变的阶段之中,游离不定。

学习的NLP的时候,老师提到:“谁痛苦谁改变。”

曾经一度感到十分痛苦,觉得他们不能理解、不能懂我,不知不觉陷入了弱者的角色,被动的等待别人的帮助。

到底该由谁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樊登老师说绝对不要等父母去改变,也不要等自己的孩子来改变。因为一个人的人生是自己的,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陪孩子终身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wd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