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中考结束之后,经常收到培训机构的电话,无非就是今年高考改革,变成了3+1+2模式,让家长和孩子去试听了解一下情况,然后再给孩子报个预科班。
出于礼貌,我同意老师加我的微信。
然后就和我说如果孩子有计划的话,先报名,名额不多。
我就说孩子出去玩了。
她说适当地放松应该的,先报名,不误上课时间的。
我就说去了姥姥家,两个月后再回来。
她说姥姥家有网的话,也不影响上课的。
我说出去玩了,就为了吃好吃的,看好看的,并不是为了学习。
她说和孩子再沟通沟通吧,初中公立学校出来的孩子,老师讲得少,知识内容又简单,进入一中这样的学校,高手如云,咱们不能让孩子落下了。
我说,孩子说了:会听课的人,成绩好一阵子,会自学的人,成绩好一辈子。
她说,那行,尊重孩子,等孩子想学了再联系她。
我其实问了很多的人,真正优秀的孩子,很多都是自己学习出来的。让他们受益的是学习习惯。
一个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的心就会比较的静,甚至可以说是单纯,其实更确切地应该说是简单。自己心性简单,看什么东西都会变得简单。
除了心静之外,他们还有一个爱思考、爱钻研的习惯。异曲同工,通过思考和钻研,他们能从里头找出千丝万缕的联系来,我想这大概就是融会贯通的意思吧!
另外,孩子的优秀还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谦谦有礼,孩子就会相对平和;父母高瞻远瞩,孩子也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学习;父母有格局,孩子也不会因为眼前短暂的失利而灰心丧气……
原生家庭对孩子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有个人成长受原生家庭影响不大的,我想那也只是个案问题,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幸运者偏差”。
再说回到补习上来,如果不是针对性的补习,我其实不太赞成的。孩子们的学习肯定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他自己知道问题,那么补习就会事半功倍;如果他自己不知道问题,那么补习就是一个查漏补缺的工作,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但是大班地补,笼统地补,孩子小,我会考虑,就像听课一样,为了培养习惯。但是孩子大了,我就不太赞同,觉得无法针对性地解答他的问题,如此,时间的有效利用率就太低了。
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比较排斥,但是我对孩子暑假怎么度过?怎么安排预习?怎么劳逸结合?还是有计划的。
由俭入奢易,有奢入俭难。学习也是这样子的,有勤入懒易,由懒入勤难。所以假期可以适当地放松,但绝不能放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