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圣佳在《梦华录》里演的是萧谓,顾千帆的弟弟,因为萧钦言喜欢顾千帆,把很多资源给到顾千帆,这令萧谓很是不爽。更不爽的是,顾千帆的出现,使得萧谓长子的身份受到危胁,身份后面是地位是资源,萧谓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萧谓也付诸行动过,但没能得逞,收到的反而是萧钦言的惩罚。杀之不得,便搞他的破坏,总之,顾千帆只要不爽,他就很爽。
萧谓也看到了,父亲萧钦言喜欢顾千帆,还是因为顾千帆能帮到他,能成为他进阶路上的臂膀,而萧谓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本属于自己的东西,被顾千帆拿走。道理萧谓是懂的,但总按捺不住心里的忌妒之情,慢慢的,萧谓生活的目标也就变成了斗败顾千帆,顾千帆在干嘛呢,经营皇城司,为国效力。
1.职场里的萧谓被忌妒带跑偏了
职场里也是这样,有很多人初入职场,豪情万丈,干着干着,同事升迁了,自己觉得干的多,反而被冷落,心态便变了,变化的地方,从盯着事转到盯着人上来,事先放到一边,人事的动向成了事业的全部。
忌妒这样的情绪,被大大地激发了出来。这使得一个人走到了一个狭窄的角落里,怨气像被链子锁住的狗叫声,很响,传的很远,但就是好像被带上了链子,扯也扯不掉,跑也跑不远,很痛苦,却不知为何,自己没错呀。
这样的情况是职场上的常态,也是职场陷阱,人一旦掉进去,如同困兽,稀里糊涂的就和自己的初心理想说拜拜了。
萧谓就落到这样的困局里,越在对付顾千帆这事上用心,怨气越重,忌妒心越重,心态越走样,好像,自己的生命里除了顾千帆就没啥了。事后让他看,他也会觉着可悲。但在当时,心里就是容不下。
人们以为宰相肚里能撑船是句空话,因为对很多人没用,大多数人的心容不下人,却对有的人有用,心里能装多少委屈,决定一个人事业的高度,生命的宽度。
2.忌妒放网上成了唳气
现实场景中,忌妒的影响范围毕竟有限,几乎在小圈子里传染着。而一旦把它放大到网络上,便成了唳气。
情绪是这样的,我不成功,我赚不到钱,我生活的很纠结,全是谁谁谁害的,要不是他,我何以至此。
自媒体的兴盛,得意于这帮人,也得意于算法,人们内心深处想看的,算法测的出来,人们的忌妒被无限放大了,以致于网络的日常像蛤蟆吵坑,吵来吵去,一地鸡毛,吵,释放,看起来才重要。
当人们发现贩卖这些有钱赚时,欣喜不已,像一天一个几天一个的热点,一年又一年,重复了再重复,一遍一遍地炒,事或许是新的,情绪还是那些。
像萧谓这样的角色,你觉得有人会喜欢么,一定有人喜欢。每部剧里,都有几个这样的人物,恶心人来的,但却是刚需角色,比正面角色还让解恨。
让人爽,忌妒是其中一项。
3.跳到生活之外去
有个词叫上帝视角,和孔子讲的吾日三省吾身,是一个意思。一个人像回放影片一样,看看自己做过的事。又像站在很高的地,看看自己在干啥。
在这种视角里,在自己的省察下,一个人九成九做的是无用功,要么在应付自己的情绪,要么在应付人情。于事业有益的,于赚钱有益的,反而给了极少极少的时间。
没多少人这么做,是因为踏出这一步是危险的,让人恐惧,人是群体动物,是群体情绪下的动物,把一个人分离出来,假想地分离,也无异于流放。
所以,像那些被群体驱逐的个体,活下来的,好像很有智慧的样子。
跳到生活之外去,是种能力,避免被情绪左右,自己想要什么,该怎么干,干些什么,一清二楚的。
一回到生活,又乱套了。
思考是什么?
就是跳出去想想。
回来和人群继续狂欢。
思考让狂欢不断登上新高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