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刘备去请诸葛亮,为何是三顾茅庐而非四顾茅庐,因为诸葛亮不敢?

刘备去请诸葛亮,为何是三顾茅庐而非四顾茅庐,因为诸葛亮不敢?

作者: 传统文化咕噜八 | 来源:发表于2019-10-16 18:27 被阅读0次

      三国时期,有这样一段传为佳话的故事,说的是刘备听了司马徽和徐庶的建议,在隆中邀请诸葛亮出山,反反复复去了总共三次,第一次去没遇到,人家出去玩去了,第二次又没遇到,人家又出去玩去了,这第三次终于遇到了,可是人家要睡觉,刘备就在大雪中等待。看到诸葛亮摆架子,关张两位大将早就不耐烦了,只是碍于刘备的情面,才没有发火。

      这第三次终于把诸葛亮请到,可是就当时而言,诸葛亮尚无政绩、更无战功,充其量就是只是一个种地的老百姓。刘备坚信两位推荐人的介绍,因为这两位介绍人也是旷世奇才了,他们说的话绝不会有假,这才坚持去请。可是如果过了第三次,刘备还会不会去,而诸葛亮又会不会让刘备等到第四次呢?

    诸葛亮剧照

    一、刘备不会第四次去请。

      为什么这样说呢?常言道事不过三,刘备是何许人,虽然刚经历了一次惨败,但是心怀天下,一心恢复汉室江山的他哪有时间继续耽误下去。再说,都三次请不到了,那也说明是没有希望的,这个念头再怎么强烈也应该打消了。

    二、诸葛亮不敢超过三次。

      三顾茅庐是诸葛亮计划好的。

      其实,诸葛亮是一位神人,稍微一盘算,就知道是不是有人来找他。我们看他后来什么时候起风,什么时候下雨都能算出来,哪个人是什么性格接下来会做什么事他都是清楚的,能不知道刘备要来找他吗?他当然知道,只不过他想要验证一下,看看这位刘皇叔是不是真的是一位虚心仁爱、重视人才的主公,所以刘备第一次来的时候他就故意出去了,第二次也是这样,第三次仍然是故意装睡。

      诸葛亮不敢让刘备超过三次请他。

      仍然是“事不过三”,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成语,这个词真正成型是在后来的明清以后,但是民间一直公认的,大家也都是这样做事的。很多人解释这个“三”,说成是虚词,就是指代“多次”的意思,然而有时候这个“三”,它就真的只是“三”,不是“四”也不是“五”。

      何以见得呢?史上早有典故。

    有个叫做华士的人,他不听天子号召,也不结交诸侯,他认为是一种正义的行为,并且他的这种做法得到了广泛称赞,所以姜太公三次请他出山都被他拒绝了,姜太公无奈之下,下令将华士杀了。周公不解,问姜太公为什么要杀掉这样一位国家高士,姜太公说认为像这种孤傲的人,不能指望与之结交。他认为连他都不能臣服、结交的这种人就必须摈弃,连请三次都不来就是叛逆,这样的人不能留着当全国老百姓的表率。因为那样的话,这个国家就没人听话了。

      姜太公的故事诸葛亮肯定是知道的,史上这样的案例不少,既然你认为人家是明君,而你又不臣服,邀请了三次都不去,不死才怪,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当然,诸葛亮的目的已经达到,同时他也不是华士那种人,本身就是想要干一番大事的,要得到高度的重视,同时而也把握好这个限度,那么三次刚刚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备去请诸葛亮,为何是三顾茅庐而非四顾茅庐,因为诸葛亮不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wu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