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巢穴12-14(完)
第十二章 同胞行为
仓鸮的大鸟孩子会帮助母亲分配食物。
灰鹤父母不在时会出现同胞相残。(小鸟的喙杀伤力比较大,人类社会种小孩子也不知轻重)
动物间搏杀的心理状态:
斑头雁的孩子会争夺排名,排名靠前可以有更好的喝奶位置。
有一只排行第二的斑头雁,帮助被在金属网缠住腿的第一名之后,变成第一,之后一直是第一。
有时候母亲让孩子不要打架的行为,也会让第一名败下阵来。
蓝曼龙在的战斗中,谁在第一场获得胜利,谁就更容易在第二场获胜。获胜的变得更加自信,失败的变得呆头呆脑。(自信的攻击可以挤压别人的空间)
家庭斗争导致家庭破裂则很难发展成更大的社会,开始更复杂的社会行为。只有部分孩子留守家庭,接受统一分工,才组成更复杂的社会。包括猴群、狼群、非洲野犬群、斑鬣狗、狮群、海豚、象群、大鼠。
社会行为起源于排行,以及根据排行形成的其他兄弟的认同和支持。
团体的形成
当幼小的狮子长大,他们被逐出狮群,会三五成群一起流浪狩猎。
当这些狮子老去之后呢?有人观察到两只老狮子,其中一只狮子卡在洞里,另一只去拉它的腿,但每次都痛苦号角,第二天,再拉出来,发现那头狮子已经死了。它一连数天拖着尸体到处乱走,最后死了(作者认为是死于悲伤)。
斑鱼狗鸟比较缺雌性,雄性长大后一般会喂养自己的弟弟妹妹,有机会的话飞到别人家去帮忙喂养。(通过利他获得技能)
母狼中会有非头领母狼生孩子,然后被别的狼杀死,变成奶妈的情况。(我在看宫斗剧吗。。)
第十三章 走向社会——断奶、疏远和反叛
溺爱
黑猩猩三岁一般要独立,如果母亲太老,拒绝不够坚决,则会出现溺爱的孩子。溺爱孩子的表现和失去母亲陪伴孩子的表现很相似,他们会在害怕和攻击之间摇摆。
接受反权威教育的儿童也可能这样。
母猫如果生育较少,则孩子断奶时间更长(母亲比较容易喂养)。如果只生一个,可能要到下一次产崽才结束第一个孩子的含乳头行为。
动物园游客给动物喂食的行为,降低了动物获得食物的难度,没有食物压力下,动物和下一代的分离独立过程会更困难。
失去孩子的悲伤
母鹿对出生8个小时的孩子会守候4个小时,出生13天的孩子,悲伤持续45个小时,而几个月大的孩子,母亲会比较冷漠的接受。(科学家好残忍)
豪猪的宝宝10天大的时候刺会刺痛母亲,就被赶出去了。
黑猩猩母亲在儿子性成熟6年后还会帮助它。
灰雁第二年可能回到父母旁边。如果配偶死去,也会加入兄弟姐妹行列。
猿猴中长大的儿子敢于羞答答的挑逗母亲会被父亲残暴的赶走,女儿可以留下来。
走向社会——抢亲
流浪大猩猩会挑衅大猩猩首领,给猩猩群中眉来眼去雌猩猩逃跑的机会。如果抚养孩子失败,雌猩猩会离开雄猩猩。(少年结婚,往往结果不好)
代际冲突
东非狒狒的雌小狒狒长大后会帮助照顾孩子,雄狒狒长大后会对自己想要吸奶的想法感到厌恶,大猿猴孩子烦恼时会吸允自己的大拇指。
如果女孩子没有称为护理帮手,则雄大孩子,有可能乘母亲不注意,弄坏小朋友。
“男性间的代际冲突近年来上升去世蔓延到年轻女性,这是否应该归咎于女孩子在家中总是不被过问而孤立无援,或者他们越来越被人如男孩子一样对待。”
如果雄小狒狒没有顺利过渡,则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撒气小弟弟,母亲惩罚,更加撒气小弟弟。最终母子情感破裂。就进入了大狒狒的生活圈。太早进入社会的小狒狒会在未争夺首领的过程中比较受挫。
小社会——动物中的幼儿园
阿德利亚企鹅在孩子一个多月大的时候会被送到有200多只企鹅的幼儿园。企鹅父母来喂食的时候。会玩一个游戏,先喂食又假装逃走,让他们慢慢熟悉去大海的路。长颈鹿托儿所的妈妈会站在800米开外,因为它视野够大。
单身汉联盟
非洲野牛3岁离开母亲,加入单身连门,和同年人搏击5年,然后再找机会加入一个小野牛群去挑战老大。如果两年都没机会成功,就会被赶走。它可以又加入单身群,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师。
猿猴王国的单身群有点类似于服兵役。他们是否能发展成一场暴动,还要看小伙伴的外交能力是否能联合其他的单身汉群。
第十四章 坏学生的结果是死亡
人类教海豹很难,1)认识动物2)下水捕鱼 ,但海豹以活鲽鱼为食物,小海豹怎么也吃不进去。就只能抓一只成年海豹向它学习,用牙齿咬住,身体快速旋转。
山羊教授知识的时候会等小山羊尝试到失败,向母亲学习的时候开始教。他们要学习不同的草地,不同的石头要如何攀爬。如果碰到困难,山羊会很快赶过来,先安抚小山羊,然后带它下山。(在大自然中学业不佳的惩罚是死亡,在坏情绪下根本不能学习)
体罚
河马会体罚跑远的孩子,但马上拥抱它。
大象会抽打靠近蛇的孩子,马上抱起。
如果过分惩罚会让母子情感纽带断裂。
狮子在教孩子捕猎的时候如果有狮子失误从来不惩罚,
如果潜伏被发现,则继续寻找猎物,如果在捕猎动物中被豪猪或者野牛伤到,那等待它的就是死亡,也不用惩罚了。
如果把母猩猩和小猩猩关在小地方,地方越小,母亲的体罚越多,小猩猩越早离开母亲。
权威
在教鸟飞行的时候,随着小鸟孩子能力发展,人类老师表现的不专业时,鸟就不会再听老师的。
没学会技能的罪犯
海象是吃贝壳的,进食很复杂,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学会,如果母亲没来得急教会孩子,而其他海象带两个孩子比较困难,则孩子会变成腐蚀动物,还可能变成捕杀幼海象的杀手。
思考:
在阅读《温暖的巢穴》的时候总是看到,杀戮、偷窃等等,即使只是看到也会觉得很不舒服。而且想象到科学家人为的设计这些实验,更让人不舒服。虽然没有这些实验,我们不会有这么清晰的认识。
我猜可能是后天道德印记,让我对这类信息感到反感。但是研究动物的行为还是很有意义的。
1.通过研究动物的行为,为人类社会中如果出现上述问题时候,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出路。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母亲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减少孩子在幼年受到的不可逆的伤害,成立适合的社会团体,让孩子成长过度更加平和。这样将有助于社会的和平。
动物的行为方式为什么能够给我们借鉴呢?因为进化一般比我们敲脑袋要聪明,因为地域隔绝的存在,很多环境中的适应方式都是被时间检验过的。想到我们的长途旅游完美的打破了地域隔绝,研究本地动物经理时间检验的方式的习俗越来越少了。
2.对濒危动物的保护需要了解他们的生活,动物行为的研究能够增进我们对动物的了解。只是希望更多以非主动伤害的方式进行。
遐想:
我们进化赋予我们自身的感受和社会需求似乎出现了很多矛盾,如我们需要爱的时候,社会需要我们的父母去工作。如果丧失了进化给与的天性我们有可能社会化吗?
收获:在以前看人口的时候已经发现,30年前的出生率影响3今天的经济,现在更加发现了三十年前的生孩子方式和养孩子方式,影响了今天社会的思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