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卫中
拜訪歐陽中石先生最近我拜访了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欧阳中石先生。欧阳中石先生是中国著名书法家、学者,是研究《兰亭序》最具权威的专家之一。我特意送了一套西泠印社出版的绍兴市文物局编辑的《历代名家临兰亭序》一书送给欧阳先生作为见面礼。
欧阳老师今年82岁,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每天除带研究生的书法教学外,接待任务亦十分繁忙。只见他家屋内陈设简陋,几个摆满书的书架,充满了不到20平米的客厅。一张桌子,几把椅子,每次只能接待三、四人。
他对书法的话题非常健谈。他仔细地翻阅了我带给他的书,特别留意观看了近现代名家的临作。他指着一些临得较接近唐临本的作品说:“这些都是尽可能往上靠的,有点意思。”对一些临得不象,或是用自己书体写的则说:“从教学的角度严格来说,这些都不能叫临,只能算是写兰亭,抄兰亭。"
张爽老师向欧阳老师介绍我说:“高卫中老师也临兰亭,临作曾被兰亭博物馆和绍兴博物馆收藏,请老师指点。”
欧阳老师接过我递过去的临作,认真地端详片刻,自言自语地说:“临成这样,了不得!”,他又说:“你把每个字甚至连涂改的地方都临象了,有意义吗?”我说:“唐朝的孙过庭在书谱里提到临帖须‘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我认为临帖越精到,越象,越好,越能学到古人的东西。”
他点了点头又说:“临兰亭不要贪多,先下功夫临象一个字,再临象第二个、第三个,待积累到十几个以后,慢慢的就好临了。虽然临兰亭很难,临象更难,学书法的从古到今几乎没有不临的,关键是要下功大。”
我翻看了《历代名家临兰亭序》目录未发现欧阳老师的临作,当我问起此事时,他笑了笑说:“我不写兰亭,你怎么能见到呢?”我心想象他一个研究兰亭的大家,肯定没少下功夫临摹,只是未用自己的书体写过兰亭罢了。
他忽有所思对我说:“原来我的一些观点,现在已有改变,以前我曾说,独守一家,遍临诸家,不对,应该是独临一家,遍阅诸家。只要把一家的临到位,而其他的只要做到博览即可。这样学起来就事半功倍了。”
我听了茅塞顿开,倘若临古人碑帖,平均使力,一是精力有限,二是缺乏深度,三是难以独守一家。我是学王的,凡王羲之作品均下功夫去临,尽量临到位,而对于其他历代名碑名帖则多去观看、揣摩,吸纳自认为有益的养分充实其中,这样便于创作中出新。
拜訪歐陽中石先生
大约谈了一个小时,欧阳老师与我们一一合影留念。我们不好意,思打扰了,便起身告辞,欧阳老师执意送我们到门口,与我们一一握手道别。一个驰名中外的著名书法家、学者、教授竞如此平易近人,毫无架子,实在是我初料不及的,这就是大家风范吧。(高卫中 2010年5月28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