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联盟
《子不语传第二部》第二章 乡村推演

《子不语传第二部》第二章 乡村推演

作者: 我从草田来 | 来源:发表于2019-04-01 16:22 被阅读45次

子不语随机来到一个村庄,从云端下望,经过岁月变迁,门户林立,村落周围良田环绕,树木零星。

2019年立春那天,子不语曾学黄帝,于郊外望八风,西北风怒吼,又恰值厥阴之年,今年行木令,天地多风,气候干燥,农作物将收成大减,九龙治水,所谓人多人靠,龙多龙靠,今年雨水更是大减。

对人的影响呢?今年这里将人心虚浮,易怒,伤肝,伤脾,人多泄疾,头部病多发,今年天会收走许多人的性命。

子不语决定以天时为首要任务。

村书记是刚上任的80后,尚在熟悉各种情况,看着这张年轻略显稚嫩的脸,子不语道:方书记的思路如何?

方道:执行国策,密切联系各级领导,千方百计为村民创收,项目越多越好。

子不语看着方书记道:何来此感想?

方道:当今社会需求如禾苗不可计,创造如雨后春笋,人们熙熙攘攘皆被社会推动如高速旋转的陀螺,每日量入量出,紧追飞一样的节奏,如不帮村民就业创收,后果不堪设想,甚者更是提前透支能力,贷款购生活所需,压力倍增,农村各种情况不容热观。

子不语道:纵观古今,唯今是全民皆商,商者,争之道也,争禽兽类之行也,禽兽,弱肉强食,夺它类,抢己类也,之所以人兽有别,盖人行天道,不行兽道也,正所谓天贵人贵地亦贵也,自古至今,国策皆抑制商,有其根本原因。

方道:可如今大势不可逆也,如何?商者利弊何也?

子不语道:古者,人主食五谷,今者,人食天下。古者,士农工商,今者,士工商农。

古者,农为国之基石,今者,商为国之基石。农者不动,因田。商者,变动,因交。

农者,不舍家离业,担国之福祸。

商者,舍家逐利,国利而取,国祸而逃。

如今基石非农是商,可知国家不稳,民近忧远虑皆存。

方道:言之有理,然大势难为,可有随形势而可行良策否?

子不语道:然也,道术并行,全民之性命也。

昔黄帝医行天下,何也?人之天年120岁,使民尽天年,为帝之根本也。政之首要也

你是一村之长,犹如黄帝之职责,观天时地理,断吉凶以告之,比如今年厥阴,行木令,告民田要晚种,选抗旱抗风作物,疾病多出现风症,尤其注意头部。诸如此类。

古有安民告示,今有现代设备,可用之。

古有医者,今有中西医者,可审计农户,其人员结构,察其近忧远虑,建档案以报上级,并联合上下医者,重点户入家以拜,宣传医务。

方道:是也,如今疾病已成为耗费国力民财的大项。

子不语道:要形成全民养生,养长,养收,养藏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黄帝之所以重视疾病痛楚,就在于体健,则人的所思所想才符合道,《黄帝内经》讲的很清楚,身体的某部分出问题了,所思所想就会有问题,黄帝以后尤其宋朝以后,理学,心学等盛行,殊不知,人的所思所想皆有身体产生,比如头部受创伤,造成的后果是植物人或者讽症,哪怕祝由下凡,哪怕最好的心学大师,都给他祝由,讲学,他也不会产生正常健康的思想。

治国先治人,治人先治身,这是黄帝的智慧。

方道:这个道理我明白了,人体康健了,亦如老子无为而治了。

子不语道:以上是道,术者繁多,正如你所忧虑,大势难为,我认为引大势入道的术也不乏,我简单述之:如今村中之势,老弱孤寡伏田而活,精壮老力离乡背井谋生,造成农村病和所谓的城市病

我如今只与你谈农村:吃穿住行为总目标,人口结构为总指导,土地资源为总依靠,这方天时气候人祸为总防范,政治关系及各种利益关系为总动力。

结合筹划,以性命为道,便能制定其术,比如,农村整合:一者政府投资,二者政府与经济团体投资,三者,村民集体贷款,也就是以村资源贷款,

这些钱用来干什么?衣食住行,比如可以建新型集中型农村,闲置下来的土地可产生利益,解决贷款。

可成立村级代耕组织,吸收本村精壮劳力,,联合农机,规划等相关单位,使本村村民不用劳作便可收获,该组织收取服务费,达到收支平衡,利归于民,藏富与民。

一旦以上两个村目标实现,即宅基集中,耕地代耕集中,后续的教育,医疗等也会有所成。

切记这其中不可有商参与,在政治和农村集体内部完成。

方道:病有所靠,耕有所耕,食有所获,住有所住,随后的教育,医疗会越来越完善,人们不再因为这些再跑去城里,也就无所谓农村和城里,农村病和城市病会减去半数。剩下的就是其他诸如衣行等其他。

子不语道:这些改变不了大势,很长时间来形成的思想:官吃民。这种思想一形成,那么研究出来的国策便是怎么样吃,如何更高明的吃,如今商行天下,表面是官吃商,实则还是官吃民。官吃民,也许还有所节制,但是官商狼狈为奸,因为隐藏不明显,将无所顾及,狼吞虎咽恨不能噎死!所以国不抑商,但朝中不少远见之人,正在与这种思想,这种阴暗作斗争。

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不简单,你如果认真看待,他是为官本质,为人的最高理想,柔和了儒道释思想,如果你把他当面具,他就是你行凶作恶的最好掩饰。方书记好自为之!

方道:邵康节分皇,帝,王,伯。士农工商。

为人民服务正是皇道,正如《黄帝内经》所言: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子不语道:善,邵雍亦言:吾虽不见圣人,但可察其心迹。

子不语忧心忡忡,世上不缺少道,知“道”的人也不在少数,为什么这样呢?果真如世俗所说:做的时候是另一回事?

《子不语第二部》第三章山村解惑

相关文章

  • 《子不语传第二部》第二章 乡村推演

    子不语随机来到一个村庄,从云端下望,经过岁月变迁,门户林立,村落周围良田环绕,树木零星。 2019年立春那天,子不...

  • 《子不语传第二部 推演制度》简介

    伏羲八卦,是我们黄种人的源头,这几个符号是根本,就是所谓的文化最初。 周文王怎么样呢?他根据伏羲帝的创作,变根本加...

  • 《子不语传》第二部序

    对于第二部,主要是从哲学根源《易经》出发,因为它是万经之始,尝试从此为突破口,推演八卦重新树立哲学观。 重新推演的...

  • 直译《子不语》:子不语娘娘

    固安乡人士刘瑞,以贩鸡为生,年方二十,身姿相貌颇为俊秀。 某日,刘瑞担着十多只鸡去城里卖。快到城门处,见着一位女子...

  • 《子不语传第二部》第一章天地

    天者,清气上扬,地者,浊气下降。 这是本,是根。 但是如果要把此理用到实际现实中,我们怎么办? 就要反过来看:乾坤...

  • 子不语传第五章

    子不语穿越时空,来到周邑,这里是周公旦养老的地方,周公一生侍奉三王: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自己也称王七年,即周公...

  • 《子不语传》第七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的名言,这句话萌芽于稍早点的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所谓“心学”,标志者家天下或者...

  • 子不语

    你的决然,我连多说一个字的机会都没有,我失落不知所措。

  • 子不语

    2018.03.18 作者:夏达 著 出版时间:2010年7月 画风细腻,透着古风,那些迷信和真实交错世界,好像真...

  • 子不语

    第一章,平凡 乌云密布,雷声大作,雨水冲洗这城市的肮脏,好似要把这污浊的世界抹去一般,灯红酒绿的夜店、喧嚣的烧烤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子不语传第二部》第二章 乡村推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gv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