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财商大师罗伯特·清崎通过对不同人生活状态的观察,总结出三种活法:
1、生活在恐惧中
2、生活在愤怒和挫败感之中
3、生活在喜悦、平静与满足中
他认为,这三种活法由三种不同的情感驱动,并且与三种不同的生意和心理状态相关。
对照这三种模式,你正生活在从哪到哪的路上?
或许你会说,我深陷在1里面,我这辈子就这样了。
不妨听听这个故事。
01 恐惧笼罩下的阴影
那年,他刚大学毕业。
周围的其他同学欢欣起舞。有的人为自己考取了研究生开心骄傲,有人端上了牛气的公务员铁饭碗或金饭碗,有人签约了自己理想的工作。
“我亲戚家那个孩子学成归来了,可以给我们家扬眉吐气、光宗耀祖了”。他的亲人们个个正在为他骄傲,有些嫉妒者背后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找机会落井下石。
没有人知道,那个孩子从毕业的那一刻起,几经流转,浪迹好几座城市。投了30多份简历,要么石沉大海,要么到新工作岗位上就因为各种情况自动或被迫离开。
他害怕极了!摸摸口袋里仅剩的100块钱。
他不敢想象,要是继续这样下去,怕是没几天就连饭也吃不起了。他想找人借点钱,却不知怎么开口。他不敢把自己的情况告诉其他任何人。
不想让家里担心,不忍直视父母那期待已久的眼神会怎么地黯然神伤。
不想让亲戚知道他们眼中那个优秀的孩子会这么狼狈不堪。
不想找借口向朋友借钱,他觉得那样是撒谎,是在蒙别人。
不想让老师同学知道自己的落魄,害怕被嘲笑。
面子,让他紧紧地合住了嘴巴。
恐惧,萦绕着他熬了一个不眠之夜。第二天,他早早地出门,找了一份销售工作。
02愤怒和挫败,该死吗?
面对大大的现实,有一个问题实在苦恼:距离发工资还有25天,怎样支配口袋仅存的一点点钱呢?
刚开始,他每天只吃2顿饭。早上包子、中午泡面。有一天,他想给自己改善了一下伙食,于是去了经常路过的一家饭馆,点了一份酸辣白菜盖浇饭。
打着之后,他连续两周都去的这家。
因为,这里可以免费续白米饭。“这样,我就可以每天只吃一顿,管饱到第二天了。”我觉得自己特别聪明,为自己的这个发现由衷开心。那一刻,没有了饿肚子的恐惧,他觉得清风拂面,这个夏天也不这么难挨了。
一天,他吃完这份饱肚子的酸辣白菜盖浇饭,和平时一样舔舔嘴角残留的汁,享受当天最快乐的时刻,满足地走出饭馆。他看见草坪上一只哈巴狗正在吃香肠。
他瞬间泪崩。
“我连一只狗都不如!狗比我吃得都好,一日三餐顿顿有保障。而我……”
他拼命地投入到工作中。恨不得一天24小时全部交给工作。
初来时,只想混个基本工资,不再饿肚子。
三五个月过去了。
温饱的困扰,被强烈的目标感和行动力彻底解决。
03 你想遇见喜悦、平静与满足吗?
难熬的日子过去后,时间过得格外快。
转眼要过年了,他没有回老家。这是他第一次独自过没有和家人团聚的春节。不是他不想。
这个春节,他觉得自己想清楚很多东西。
现在,他想冲刺更多业绩,拿到多多的提成。想证明自己可以,想混出个人模人样,给家里挣回面子。想有朝一日穿上笔挺的西装、开上锃亮的豪车回老家。
最终,挫败感在一次次挫败后燃起,在困扰解决后熄灭。挫败感被昂扬的斗志摆平。
他开始刻意留意主管、经理、总监是怎么工作,怎么激发团队,和普通小兵聊什么,关注boss大大们平时在关注什么。他也想成为一个能够带团队的人。
他希望自己不再狭隘,有底气把自己摸爬滚打的经验分享给更多同事。希望有朝一日,把一路上的狗血的故事讲给正在陷入泥潭里的人听。
希望周围的人不再被恐惧和虚荣操控,希望希望每个人不再是工作的机器或由外力掌管的陀螺,希望每个历经艰难的人都可以醒来。
故事先讲到这里。
亲爱的读者,最后我们问问自己:
你的生活和工作,为他人,为自己呢?
你的选择,是恐惧驱动,还是爱驱动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