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写过一篇《三国我们看什么?》的文章,主要讨论了三国演义对战争的描写深合兵法要义,三国演义不是一本简简单单的历史小说,而是一本兵法韬略的普及小说。据说日本商界早就把三国演义作为商场策略的必修课,可见三国演义在谋略方面的深远影响力。
其实,三国演义不仅仅遵循了兵家祖师爷《孙子兵法》,在计谋方面把《三十六计》也演绎的栩栩如生,如大家所熟知的空城计、苦肉计、连环计、美人计等等。
三十六计虽流传甚广,成书却晚于《三国演义》。据考证,最早出现三十六计之说在于《南齐书》,其中有“三十六策,走为上计”的说法。现在大家所熟知的三十六计,来自于明清时代的《三十六计(秘本兵法)》。
三十六计总说: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如总说提到的那样,三十六计并不是简单归纳三十六种机变巧谋,而是探讨了其中阴阳变化的道理,揭示了三十六计数中有术,术中有数。所谓机不可设,设则不中,更是点出了兵法奇谋的精要,任何计谋都不可以完全由自己凭空创造实施,必须结合事情本身的发展要求,否则肯定是要失败的。
三十六计共分为六套,每套六计,共六六三十六计。三十六计之所以能够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关键在于它把高深的兵法计谋简单化了,用三十六个成语和简单明了的名称,让普通人也能够琅琅上口,而且其解释也非常简单,这不能不说是成书者的大智慧。
笔者不讨论到底是三十六计抄袭三国演义,还是三国演义引用了三十六计。提到三国演义,就不能不说三十六计,笔者打算按照三十六计顺序,把三国演义当中对三十六计的应用系统提炼出来,和大家分享。
此系列包括开篇和结语,共三十八篇。行文过程中,难免会有挂一漏万,或理解不当的地方,欢迎各位朋友指正。
三十六计目录如下: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姑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此为作者十多年前原创小文,重新整理文章后在此发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