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接到家里的噩耗,说奶奶在今早九点多的时候与世长辞了,我看着那条短短的微信消息,一边到候车室检票,一边眼泪止不住地流。
说来虽然悲伤,但却替她“如释重负”,在遭受癌症晚期症状折磨了一年多之后,她终于可以带着尊严安详地告别这个纷繁复杂的尘世了——在大多数亲人的陪伴下,虽然这里面没有我。
本应该伤心欲绝不吃不喝的心情,上了高铁的我却异常的饥饿。我不仅吃光了带在身上的食物,还想购买列车上的食物。那胃口是如此的迫不及待,似乎能够把痛苦吞没。想起爸爸从几个月前也开始疯狂地吃爆米花,我开始停下来思考饥饿的原因。我忽然记起来奶奶生前几乎每次见到我们,都要鼓励我们“吃点儿好吃的”,她自己也是如此对待自己的,以至于最终得了致命的肠癌,也和这个习惯息息相关。她作为一个家族的母亲形象,哺育着我们,滋养着我们,甚至是溺爱着我们。面对失去这样一位亲人的我们,应对痛苦的方式竟然也是“吃点儿好吃的”,宛如她还活着,满面慈祥地拿着食物安慰着我们。
意识到了这一点,我渐渐停止了进食。但我很欣慰的是,正如“吃点儿好吃的”这个习惯一样,我们作为她的孩子,无时无刻不保留着她的印记,这并不是生死能够隔断的。当我今天早上选择穿得光鲜亮丽地回家时,就像她年轻时曾用工资买了一件风衣一样时髦大气;当我把钱存进余额宝时,就像她曾经用储蓄来为家庭巩固基石一样未雨绸缪;当我对别人和颜悦色时,就像她一贯对人的宽容和蔼一样温柔和气……我想我还是可以和她讲话的,因为她始终活着,在我的血液里,在我的记忆里,在我的心里。
但是,“吃点儿好的”并不能够让痛苦消失,这个习惯也是会制造痛苦的。它杀死了奶奶,让她在最后的岁月里甚至不能吃喝。如果能重来,我宁愿她用拥抱代替饮食来鼓励孩子们勇敢。但是奶奶得到的爱太少了,她没有可以拥抱她的父母,在婚姻里一度想过没有争吵的太平日子都很困难,只有孩子们可以让她依靠。她能够去拥抱谁,谁又有足够的力量来给她拥抱呢?所以“吃点儿好的”并没有错,错的是命运给了她太少的爱与拥抱。
作为孙女的我,能给予奶奶的本就有限,更何况我被奶奶娇惯得如此自私,只想着离开家去奋斗来一些尊严好为她提供些炫耀的素材。但最终她没能等到这份素材,曾经对她许下的诺言只化成了遥远的电话和微信,换了一句“奶奶很好,你们不用挂念”。如今连眼泪也没能当着她的面落下来,想想觉得年轻人所谓的光宗耀祖的孝顺,在时间面前都是笑话。
现在的我倒是很想回到家乡,回到奶奶的灵柩前,对她说一句“奶奶,吃点儿好吃的”。
网友评论